Han Zone

2012 年 06 月 18 日

眷村的回憶

Filed under: 告別老眷村短篇小說 — handapon @ 3:31 下午

<明星>

  由於更改戶籍,我現在大約已成為半個台北人,原本的老家是父執輩親手建的南部老眷村,現已悉為怪手所刨去,成為柏油路的一份子。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鴻飛哪復計東西。』我想東坡和他老弟在澠池做得此詩時,內心許也是十分複雜的罷!我總認為,飛鴻對東西許也是計得的。雖然人的生活態度本應豁達些,但在眷村裏住了二十來年,偶然重回故地,時光荏苒,自無復挽回,但記憶裡的片羽吉光,卻常刻於心中,往往歷久而彌新。

  記得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說過:『偉人對我而言毫無意義,我只欣賞自己理想中的明星。』這看似矯狂的話語,細細思量,老實講其中竟也含有幾分道理呢!作為一箇人,誰不是時時刻刻地在自己心頭尋求著自己理想中的明星呢?那明星也許能夠指引我們方向,也許能夠慰藉我們早已疲憊的魂靈。當你細細觀察周遭人所過的生活,差不多到了永遠熱鬧忙碌的地步,然則孤寂無聊卻不曾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免去,反而達到了一種如影隨形的慣力,像粘著在腳底板下的影子般,揮之不去。此時的我們似乎真的需要一種明星,能夠使人明白了某種道理,令那些黏在腳底板的東西,通通掃除殆盡、去黏解縛。

  二十幾年來,我都在眷村裏頭,住的是父執輩們親手所建的房子。由於當時國民黨部隊普遍認為不久以後便能跨越這道重重的海幕回到故里,所以所蓋的房子可謂非常簡陋,簡單的家具、樸實的稻草灰牆、以短木所築的籬笆、漆成大紅的木製小門與淡藍木造的玻璃窗、兩人寬的狹窄巷編輯弄、灰黑色的長形屋瓦、水泥沏起的供人閒聊憩息的椅子、得幾十戶共用的公共廁所…便是他們暫時容以棲身的家園。

  然而十年過去了、三十年過去了、五十年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流徙,當初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孩子們從期盼-失落-失望終而絕望的循環中斑白了鬢髮、也漸漸蒼老了面龐,終於垂垂老矣,有些墓草久宿,再望不到自己的故鄉。而那些曾經為他們支持無數風雨多少悲喜離合的陳舊老屋似也承受不住歲月的侵蝕逐漸地腐朽損壞,正似它們的主人一般。

  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這些受命運所挽,懷著對故鄉的思念與現實的無奈中生活在一起的人們,有如長江淘去東流水般,逐漸地被所消耗著,在時間的腳步下慢慢地脫隊了。

  『或許是回不去了罷!』許多老人在心理頭總認為自己的青春歲月消耗在時代的悲劇中,自己竟身為悲劇裏的一分子,頗有一股『家祭毋忘告乃翁』的沈鬱念頭,對於大多數同樣命運的老人家們而言,那些時代的悲劇於在台灣生長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而言,又是那末地遙不可及,看著他們,也祇能歎一句:『可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罷,於是在慶幸自己尚有妻兒的歡樂中,每雜有悲涼的意味。

  榮枯不須臾,盛衰有常數,人畢竟敵不過歲月的無情侵蝕,隨著眼力越來越弱,手臂和雙腳也不再有力,原本充滿期盼的眼神逐漸代之以無語的落寞悵惘,五十年六十年的青春歲月就這麼地轉瞬而逝,一如南風吹拂而來,令書本上的頁子快速地翻過一般。…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終於在老人們凋零大半之時,傳來了軍部真正要改建村子的消息。…

<別離>

  大地吹起凜冽又濕冷的風,強橫擺動著枝葉依舊茂密的老榕,映在地面剛剛萌芽的枝條影子也不住地搖曳著,陣陣的風呼嘯而過磚砌又斑駁的灰色矮牆,彷彿讓所有的色彩都將褪盡的蕭瑟,好比踽踽獨行於荒漠中,使人憶起那早已不陌生的孤寂感。太陽抵擋不住夕照時分如捲簾般的橙紅色雲朵,漸漸地落去,在天際逬出蒲公英色調的雲靄,柔和卻又如此短暫,逐漸襲來的薄暮,像個沈思者,安靜而沉穩的緩緩降臨。帶著暮色的夜,寒肅而嶙峋,終而像薄紗般縷縷籠罩而來,各家在夜晚發出的微光與村子裏老人們宏亮的談資正抵抗著冬季所帶來的凜冽寒意。

  人們總像落葉一般,在空中隨風紛飛、飄遊、浮盪、迴旋,最終落在未知的土地上。不然便是像果實,由於總是被侷限在某個地方,往往會不計後果的往可落腳之處,沉沉地落下。

  村子裏的最後一個冬季終於來到,由於月牙早高掛在星斗之中,夜色已深,刺骨的寒風使得村子裏瀰漫著一股寂寥氣息,僅偶爾傳來機車與狗吠聲穿過空際,卻更增添幾許冬夜裏的靜寂。

  萬籟俱寂的冬夜裏,斑駁的灰色矮牆櫛比地分隔出佈滿歲月痕跡的老屋子,入夜以後,巷子外頭談論陳年往事的老人逐漸散去。老屋裏微微亮著的鵝黃色燈火,予人一種溫暖沉靜之感,凜冽的風襲來,吊掛在天花板上不住搖蕩的白光燈泡,映照著木桌上的老式暖水壺,彷彿牽引著重重的影子來回踱步般,巡視著空蕩又斑駁的稻草灰牆。

  老人扶著桌沿,挪了挪桌旁的板凳緩緩坐下,心底想著『今晚倒有些相似北方家鄉的天氣,那時同爸爸媽媽一家子圍在炕上,倒不感覺什末寒冷,如今身處此地,光景卻大不相同了!』憶起往事,老先生自顧自的笑著。

  為了取暖,老人用他瘦瘠的手拿了暖水壺,往鋼杯裡頭接續倒了些熱開水。木桌旁有個像是用鐵皮盒子包裹而成的收音機,從兩側喇叭傳出斷斷續續的廣播聲,對視力已不如往昔的老翁而言,粗獷的線條與寬厚的按鍵與旋鈕顯得格外地受用,除了幾次的修理以外,多年來竟也大都能完好的使用著。

  屋子角落雖然也有一台老電視機,祇是老人甚少動手將它開啟過,於是電視機上鋪著的一塊深色棉質的布,布的外側鑲著已褪了色的暗紅滾邊,總是將電視機的螢幕半掩著。除了收音機終日陪伴著老先生以外,老人也養過狗,一隻黃色的老土狗,忠實而慵懶。幾乎每個午後,當洋溢和煦的陽光自天際散發滿滿的暖意時,時間的辰光似乎凝縮在這世界的片隅,屋筵上的燕子自在地沉沉睡去,靜謐的午後時分,這位老人在家時的唯一朋友,總是默默臥在門外帶點樹蔭的牆角,直至暮色降臨時才緩緩穿過紅色木門回到院子裏休息。很久很久,老人與狗就這樣有默契的、安靜的生活著,直到某個同樣充滿涼意的深秋午後,狗默然地躺在馬路中央再也不動為止。或許這是老黃狗以牠慣有的緩慢步伐在熟捻不已的巷弄間穿梭的最後一次。

  雖則眷村裡頭有的是狗,黃色的、花白色的、或灰黑相間的狗,在狹窄的巷弄裏頭總能輕易地見到,但對老翁而言,這個有時比他還要沈默的身影,卻也是最後一次得見了。掩下一坯黃土,總是看慣死生與別離的老翁獨自告別了這個從來不曾對他說過話的的老同伴。

  淡冷的風吹拂而來,使得樹上枝頭不住地搖晃著,原本漸趨枯黃的落葉因此不停地飄落下來。支著柺杖,老人背褸的身軀佇立在側,默然注視著地上這個微凸的土堆良久,周遭的氛圍寧靜如昔,如同和老黃狗相處時一般。老翁滿佈皺紋的外表上看不出什末悲戚之情,但感到自己精神的某部份好似已隨著老黃狗一同逝去了!自此以後,老人未再養過狗,而獨自生活著,大概是不願再同朋友別離了罷。

  軍部傳來了年後須限期搬遷的消息,使得村子裏的人有種彷彿向至親之人別離般沉鬱的情愫孳長著,若是早先傳來這樣的消息,想必村人們會很高興,但是現在卻沒幾個人真正高興的起來,因為要與生活了五六十年的家園告別,並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

  舉起鋼杯,老人將杯中的熱開水緩緩飲盡,燈泡仍隨著侵入的寒風而左右搖曳,風力穿過木窗空隙發出陣陣的欷疎聲響。迎著略嫌黯淡的燈火,身披棉襖的老人獨坐在凳子上,頭頂戴著禦寒用的軍綠色毛線帽,嶙峋的手握著一紙來自軍部的通知單,僂褸的背影顯得有些寂寞,老人低下了頭,依舊沈默著…..。

<回憶>

  回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那些原以為已經褪了色,大半已消失無蹤的東西,或許會在某一個特殊的、極平凡的、不起眼的機遇裡,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

  冬季過去,過完村子裏最後一個年,很快地春天來臨,和煦的陽光灑在新漆過的木窗上、用各種植栽隨意擺放所組成的花圃旁、鋪著水泥的實用主義派的座椅之間、竹竿與繩索穿過電線桿而成的曬衣架上與在曬衣架上的麻雀,顯得輕閒而溫暖,輕逸的氛圍好似一幅圖畫懸於空中,在天際顯出神秘的美麗色彩。但是這樣的時刻,當真就是個結束了。此後,推土機與卡車將會開進來,結束這一切,到了那時候,這樣的畫面與時刻不會再來臨,是的,那是最後一次了。…

  辰光的流徙一頁頁的快速翻過,很快地,春季的尾聲已然逝去,初夏緩緩地步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初夏的炎熱已使得許多都市裡的人們早早避入了冷氣房裏。村子裡的一棵樹,像個孤而卓決的人,獨自挺立著,幾十年來它的枝葉為人們遮蔽著烈陽,它的根卻深入在無盡的地底,祇是默默地支持著它的堅毅。一個清新的早晨、一個愁悶的午後時分,太太們在樹下閒話家常,孩子們在它的樹蔭下玩耍娛樂,老戰士們在此地對著過去懷著眷戀的談論往事。幾乎可以這麼說,老人與孩子們就在這棵樹下,迎接他們的成長與老去,離別與新生。

  但是今年,由於搬遷的緣故,村子裡的人已少了一大半,炎熱的夏日午后,老人默默坐在樹蔭下躲避暑氣,頭頂上還戴著去年選舉時所送的藍布帽,坐在不知道從哪兒拆下來的淡藍色塑膠椅上,椅子經長年風雨的洗禮已顯得有點危顛。椅子旁斜躺著的一副柺杖,是自從老人的雙腳動過手術之後,生活上最值得依靠的唯一伙伴,伙伴忠實的替代著老人身體上的一部份功能,但在心靈上,老人總是對著它的伙伴很感到有些愿懟,因這是證明老人自己身子不如往日硬朗的一個證據,像是拿奶嘴給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而必然會引起少年的陣陣怒意一般,老人打心底不悅這副柺杖。

  這天午后,不曾有人陪伴老人說話,村子裏頭也顯得冷冷清清,平時既不怕生,又喜歡熱鬧的小麻雀們,也耐不住正在天邊燃燒的燠熱陽光,而瑟縮於枝頭之間。帶著熱度的風吹過小巷吹過老人皺縮的臉龐,門庭前毫無吵雜的聲音安靜的近乎有些可怕。低著頭,老人注視著自己逐漸無力的雙腳,像個孩子天真的前後擺動著…坐在樹下,滿佈皺紋的臉上,老人懷著淡淡的笑容喃喃自語著:

  『…連你也是嗎?恐怕這回沒法兒一道走,或許哪些時候,

  我們還可以再見面,你看,我的朋友,不都留在這兒嗎?』

  在軍方派來人員召集村人們並開過幾次說明會後,終於定下村子拆遷的日期,事實上,許多有辦法或是有錢的人們,早已不住在村子裡。在這種時刻,剩餘在村子裡的,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家或是對眷村懷有不捨之情仍堅守在這裡的人罷了!

  蕭瑟的空氣瀰漫在飛揚的黃土之間,偶然幾隻燕雀飛過,其活潑蹦跳的模樣似乎永遠那末天真愉快。但人類的運命就有些像是擺盪在汪洋裡的一葉扁舟,顯得無助而脆弱;又像在廣漠的森林裏找尋出路的獵人,不斷地在尋求著自己的方向。除了極少數人家仍頑固地守在自己的陋屋以外,村子終於迎接了它的最後一刻-

  接著推土機與卡車開了進來…

<樹>

  一到那裡,夏日炙熱的空氣,讓人在每次的吸勻都有一種壓迫窒礙的感覺。我靜靜佇立在瓦礫石塊堆上,瞧著曾經擁有許多回憶的地方,如今已經淪於滿目瘡痍的毀壞之中。抬頭望著,澄澈的天空有的是枕頭狀、細絲狀或槴子花狀的雲,但就是沒一點風,沉鬱窒悶的氣息籠罩在大地上,使人對於夏日的到來,產生一種倦厭的體悟。正午時刻,鬱結沉悶的氛圍依舊,好不容易地踩著腳踏車,總算才迎上了一點”自行”而來的風,但我想天空上應是有許多風的,否則如何將天上的雲紡成這一縷縷的各種形狀呢?

  『這裡應該是任爺爺的家罷!不知他現在可好?』站在斷垣之間,我依循半倒的殘壁與掩在土堆露出一截的藍色門牌辨認著方位。想到此處正遭受著推土機與卡車、怪手毫不留情的剷倒破壞,心中不由得激起了陣陣的怒意,信步走在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眼中所望俱是充滿砂土、碎石、半頹的牆垣、斷成數截的木框與籬笆上倒插著許多碎玻璃片和黃土。日正當午,我便在這半管制區中來去自如,倒沒有人出來干涉,實際上也尚未見到任何一個人,於是攙扶著腳踏車,繼續前進。舉目望去,映在眼底的這裡的每一種景色,都彷彿各自發出了聲音,一個個回憶的聲音。

  我依循著舊物,在老家附近停下,幸而此處尚未受到現代建築機械的嚴重破壞,所以仍大略保有著原有風貌。天空上的太陽仍然在燃燒著,仲夏的炎熱,散發出一種壓迫感,傾倒在一旁的木製電線桿與裁剪成長條狀的牆板,或彎或折的隨意躺在滿佈碎石與磚頭的黃土上,這些曾經裹上深黑色一層層防蛀漆料的木製品,長年以來抵抗著自然侵蝕的無情毀壞,表面滿佈著無數細小的裂痕,就像早已知悉自己的命運般,屈服在烈日之下。我扶著自行車略停下腳步,看著地面上種種等等的殘跡,心底想著:

  『可惜了這些東西,若是好好地操作使用,或許還有十年壽命可用,如今卻像燒乾了的木柴般,成為又髒又舊的一堆碎片,被隨意棄置在側。』

  然而這些舊物所散發而來的卓決精神,在我眼底,未曾稍減。搽去了額頭上的汗水,復而往前走了一陣,被拋棄一旁茂盛依然的花缽,飄散出陣陣的微香與泥土氣味,有如暗語似的,顯示著生命的強韌。繼續前行,自行車的車輪在黃土上壓出一條淡淡的輪印,隨意地環顧著四周,石垣、屋頂與腳下,所有鮮豔的色彩從視野裡莫名地消失了!眼前只有灰色、深灰色、鐵灰色與灰白色組合而成的東西,唯有花缽裏頭的小小世界,將洋白色、青綠色、金黃色、大紅色等美麗色彩侷促在這樣的小空間裡。復行未幾,我停下腳步,終於來到了舊家門口。

  在踏入舊家附近的這一刻,原先對著推土機與怪手愿懟的怒意轉瞬間即行消逝,帶著深沈的悲傷,悵然地通過彷彿戰後城市殘破遺跡般櫛比的老房子,並隨著記憶舉步找尋著往日的家園,每逼近一步,愈增親切之情,在半倒的石牆旁、被棄置的老藤椅與舊沙發間、淘空了的窗框裡,許許多多的回憶,如同無數鏡面的反射,向人襲來,往事如煙,已不復挽回,所留下的祇是悵惘與懷念。

  爺爺家前的榕樹,在此地已經佇立了近六十個年頭,如今正倒在由黃土、水泥、碎玻璃片與碎瓦塊所鋪成的地面上。當樹靜靜橫臥在地面上,於日光下暴露著那令它致命的傷痕時,同時也顯示出這棵樹一生的歷史,它的獨立、掙扎、成長、苦樂、堅毅等都刻畫在默默無語的傷痕旁,這種沈默的記載好像在安慰著我,說道:

『你的心為何如此焦躁不安呢?

  冷靜下來罷!

  你的那些自以為的想法,還太過孩子氣!…』

  樹曾經陪伴著見證著村人經過無數茁壯的、成長的、悲喜的、離合的時刻,祇要能夠靜下心來深入地觀察這種堅韌的生命,將可學到許多東西。

  我想每個人或每個生物的命運俱不相同,但卻各自受到命運的衝擊,豈不是很奇妙的事情嗎?面對著樹,我就像是一個得了幼稚病的患者。讓人感到榕樹本身不僅僅祇是年長我三十歲,而是更為長遠的距離,我們之間湧出了新的東西。靜靜佇立在側,我微笑地向榕樹致上一個友誼的禮,並對著朋友作最後的道別。榕樹橫臥在地面上,安靜地等待著它的回歸,此處是它新生之地,也將會是它的新墳。…..

  經過了院子外的圍牆,此刻有兩個工人裝扮的人一男一女向我走來(這樣的人在我來以前,便早有耳聞,我將他們稱之為”水蛭”,吸血而無風骨),詢問我是否是這棟房子的主人,並要求同意讓他們將屋裡剩餘的鐵窗、鐵櫃等物品給無償載走。注視著工人的雙眼,那堆滿了金錢符號式的虛偽笑意與臉皮,令我感到有些作噁,與這一類的人相處,一向使我消化不良,於是回瞪了一眼並付之一笑,接著走回屋子裡,悼念著屋裡的一切。

  不想這兩位工人絲毫不死心,跟著我走進屋子,並嘗試說服我,我望著屋裏頭的一切,沉吟良久,並不作答覆。由於今日我對庸俗的對話已充分感到厭倦,亦不想花費心思請他們離開,因知是多餘的,於是始終未作一答。對於我的暗示,兩人無法理解,不明就理地還以為我沒聽懂他們所說的話,於是繼續以近乎質問的口氣不斷緊迫而來。這樣完全一頭熱的情況持續了十幾分鐘,終於在雙方毫無交集的情況下,兩人悻悻然地離去,但仍在周圍四處觀望著。雖則我終究沒有答應他們些什末,不過我想當我離開以後,他們仍舊會把那些東西或其他的什麼通通給帶走的。

  仲夏正午的熱度隨著時間迅速消散,雖然接近傍晚,但大地依然顯示著明亮,蒲公英色調的雲靄,逬發橙紅色的霞韻,在天際漾著柔和美麗的光芒。小小麻雀立在電線桿上囀鳴著歌唱,輕柔的微風像紳士般穿過依然佇立的紅色木門,發出幾乎無法令人覺察的軋軋聲響。踏過石礫、破洞、殘破的窗板、瓦塊、橫躺在地面的碎花盆和籬笆,我獨自告別了老屋與榕樹。充滿著金錢符號的人們依然徘徊在此地,對我的舉措迄今仍感到莫名其妙的兩人帶著嘲弄訕笑的眼神,漠然地任我離去,由近至遠,終至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之中。

(終)

2011 年 07 月 27 日

A Story of My Home

Filed under: 告別老眷村短篇小說 — handapon @ 12:56 上午

孩子

我現在的家,是一棟十四層樓的新式公寓建築,不過現在閒置著,並沒有人居住。更久以前,我是長期生活在眷村之中,住的是父執輩們親手所建的房子。由於當時國民黨部隊普遍認為不久以後便能跨越這道重重的海幕回到故里,所以所蓋的房子可謂非常簡陋,簡單的家具、樸實的稻草灰牆、以短木所築的籬笆、漆成大紅的木製小門與淡藍木造的玻璃窗、兩人寬的狹窄巷編輯弄、灰黑色的長形屋瓦、水泥沏起的供人閒聊憩息的椅子、得幾十戶共用的公共廁所…便是他們暫時容以棲身的家園。  然而十年過去了、三十年過去了、五十年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流徙,當初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孩子們從期盼-失落-失望終而絕望的循環中斑白了鬢髮、也漸漸蒼老了面龐,終於垂垂老矣,有些墓草久宿,再望不到自己的故鄉。而那些曾經為他們支持無數風雨多少悲喜離合的陳舊老屋似也承受不住歲月的侵蝕逐漸地腐朽損壞,正似它們的主人一般。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這些受命運所挽,懷著對故鄉的思念與現實的無奈中生活在一起的人們,有如長江淘去東流水般,逐漸地被所消耗著,在時間的腳步下慢慢地脫隊了。『或許是回不去了罷!』許多老人在心理頭總認為自己的青春歲月消耗在時代的悲劇中,自己竟身為悲劇裏的一分子,頗有一股『家祭毋忘告乃翁』的沈鬱念頭,對於大多數同樣命運的老人家們而言,那些時代的悲劇於在台灣生長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而言,又是那末地遙不可及,看著他們,也祇能歎一句:『可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罷,於是在慶幸自己尚有妻兒的歡樂中,每雜有悲涼的意味。

榮枯不須臾,盛衰有常數,人畢竟敵不過歲月的無情侵蝕,隨著眼力越來越弱,手臂和雙腳也不再有力,原本充滿期盼的眼神逐漸代之以無語的落寞悵惘,五十年六十年的青春歲月就這麼地轉瞬而逝,一如南風吹拂而來,令書本上的頁子快速地翻過一般。…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終於在老人們凋零大半之時,傳來了軍部真正要改建村子的消息。…

(續)

別離

大地吹起凜冽又濕冷的風,強橫擺動著枝葉依舊茂密的老榕,映在地面剛剛萌芽的枝條影子也不住地搖曳著,陣陣的風呼嘯而過磚砌又斑駁的灰色矮牆,彷彿讓所有的色彩都將褪盡的蕭瑟,好比踽踽獨行於荒漠中,使人憶起那早已不陌生的孤寂感。太陽抵擋不住夕照時分如捲簾般的橙紅色雲朵,漸漸地落去,在天際逬出蒲公英色調的雲靄,柔和卻又如此短暫,逐漸襲來的薄暮,像個沈思者,安靜而沉穩的緩緩降臨。帶著暮色的夜,寒肅而嶙峋,終而像薄紗般縷縷籠罩而來,各家在夜晚發出的微光與村子裏老人們宏亮的談資正抵抗著冬季所帶來的凜冽寒意。

人們總像落葉一般,在空中隨風紛飛、飄遊、浮盪、迴旋,最終落在未知的土地上。不然便是像果實,由於總是被侷限在某個地方,往往會不計後果的往可落腳之處,沉沉地落下。

村子裏的最後一個冬季終於來到,由於月牙早高掛在星斗之中,夜色已深,刺骨的寒風使得村子裏瀰漫著一股寂寥氣息,僅偶爾傳來機車與狗吠聲穿過空際,卻更增添幾許冬夜裏的靜寂。

萬籟俱寂的冬夜裏,斑駁的灰色矮牆櫛比地分隔出佈滿歲月痕跡的老屋子,入夜以後,巷子外頭談論陳年往事的老人逐漸散去。老屋裏微微亮著的鵝黃色燈火,予人一種溫暖沉靜之感,凜冽的風襲來,吊掛在天花板上不住搖蕩的白光燈泡,映照著木桌上的老式暖水壺,彷彿牽引著重重的影子來回踱步般,巡視著空蕩又斑駁的稻草灰牆。老人扶著桌沿,挪了挪桌旁的板凳緩緩坐下,心底想著『今晚倒有些相似北方家鄉的天氣,那時同爸爸媽媽一家子圍在炕上,倒不感覺什末寒冷,如今身處此地,光景卻大不相同了!』憶起往事,老先生自顧自的笑著。為了取暖,老人用他瘦瘠的手拿了暖水壺,往鋼杯裡頭接續倒了些熱開水。木桌旁有個像是用鐵皮盒子包裹而成的收音機,從兩側喇叭傳出斷斷續續的廣播聲,對視力已不如往昔的老翁而言,粗獷的線條與寬厚的按鍵與旋鈕顯得格外地受用,除了幾次的修理以外,多年來竟也大都能完好的使用著。屋子角落雖然也有一台老電視機,祇是老人甚少動手將它開啟過,於是電視機上鋪著的一塊深色棉質的布,布的外側鑲著已褪了色的暗紅滾邊,總是將電視機的螢幕半掩著。除了收音機終日陪伴著老先生以外,老人也養過狗,一隻黃色的老土狗,忠實而慵懶。幾乎每個午後,當洋溢和煦的陽光自天際散發滿滿的暖意時,時間的辰光似乎凝縮在這世界的片隅,屋筵上的燕子自在地沉沉睡去,靜謐的午後時分,這位老人在家時的唯一朋友,總是默默臥在門外帶點樹蔭的牆角,直至暮色降臨時才緩緩穿過紅色木門回到院子裏休息。很久很久,老人與狗就這樣有默契的、安靜的生活著,直到某個同樣充滿涼意的深秋午後,狗默然地躺在馬路中央再也不動為止。或許這是老黃狗以牠慣有的緩慢步伐在熟捻不已的巷弄間穿梭的最後一次。雖則眷村裡頭有的是狗,黃色的、花白色的、或灰黑相間的狗,在狹窄的巷弄裏頭總能輕易地見到,但對老翁而言,這個有時比他還要沈默的身影,卻也是最後一次得見了。掩下一坯黃土,總是看慣死生與別離的老翁獨自告別了這個從來不曾對他說過話的的老同伴。淡冷的風吹拂而來,使得樹上枝頭不住地搖晃著,原本漸趨枯黃的落葉因此不停地飄落下來。支著柺杖,老人背褸的身軀佇立在側,默然注視著地上這個微凸的土堆良久,周遭的氛圍寧靜如昔,如同和老黃狗相處時一般。老翁滿佈皺紋的外表上看不出什末悲戚之情,但感到自己精神的某部份好似已隨著老黃狗一同逝去了!自此以後,老人未再養過狗,而獨自生活著,大概是不願再同朋友別離了罷。

軍部傳來了年後須限期搬遷的消息,使得村子裏的人有種彷彿向至親之人別離般沉鬱的情愫孳長著,若是早先傳來這樣的消息,想必村人們會很高興,但是現在卻沒幾個人真正高興的起來,因為要與生活了五六十年的家園告別,並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

舉起鋼杯,老人將杯中的熱開水緩緩飲盡,燈泡仍隨著侵入的寒風而左右搖曳,風力穿過木窗空隙發出陣陣的欷疎聲響。迎著略嫌黯淡的燈火,身披棉襖的老人獨坐在凳子上,頭頂戴著禦寒用的軍綠色毛線帽,嶙峋的手握著一紙來自軍部的通知單,僂褸的背影顯得有些寂寞,老人低下了頭,依舊沈默著…..。

(續)

尾聲

回憶是很有趣的一件事,那些原以為已經褪了色,大半已消失無蹤的東西,或許會在某一個特殊的、極平凡的、不起眼的機遇裡,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

冬季過去,過完村子裏最後一個年,很快地春天來臨,和煦的陽光灑在新漆過的木窗上、用各種植栽隨意擺放所組成的花圃旁、鋪著水泥的實用主義派的座椅之間、竹竿與繩索穿過電線桿而成的曬衣架上與在曬衣架上的麻雀,顯得輕閒而溫暖,輕逸的氛圍好似一幅圖畫懸於空中,在天際顯出神秘的美麗色彩。但是這樣的時刻,當真就是個結束了。此後,推土機與卡車將會開進來,結束這一切,到了那時候,這樣的畫面與時刻不會再來臨,是的,那是最後一次了。…

辰光的流徙一頁頁的快速翻過,很快地,春季的尾聲已然逝去,初夏緩緩地步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初夏的炎熱已使得許多都市裡的人們早早避入了冷氣房裏。村子裡的一棵樹,像個孤而卓決的人,獨自挺立著,幾十年來它的枝葉為人們遮蔽著烈陽,它的根卻深入在無盡的地底,祇是默默地支持著它的堅毅。一個清新的早晨、一個愁悶的午後時分,太太們在樹下閒話家常,孩子們在它的樹蔭下玩耍娛樂,老戰士們在此地對著過去懷著眷戀的談論往事。幾乎可以這麼說,老人與孩子們就在這棵樹下,迎接他們的成長與老去,離別與新生。

但是今年,由於搬遷的緣故,村子裡的人已少了大半,炎熱的夏日午后,老人默默坐在樹蔭下躲避暑氣,頭頂上還戴著去年選舉時所送的藍布帽,坐在不知道從哪兒拆下來的淡藍色塑膠椅上,椅子經長年風雨的洗禮已顯得有點危顛。椅子旁斜躺著的一副柺杖,是自從老人的雙腳動過手術之後,生活上最值得依靠的唯一伙伴,伙伴忠實的替代著老人身體上的一部份功能,但在心靈上,老人總是對著它的伙伴很感到有些愿懟,因這是證明老人自己身子不如往日硬朗的一個證據,像是拿奶嘴給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而必然會引起少年的陣陣怒意一般,老人打心底不悅這副柺杖。

這天午后,不曾有人陪伴老人說話,村子裏頭也顯得冷冷清清,平時既不怕生,又喜歡熱鬧的小麻雀們,也耐不住正在天邊燃燒的燠熱陽光,而瑟縮於枝頭之間。帶著熱度的風吹過小巷吹過老人皺縮的臉龐,門庭前毫無吵雜的聲音安靜的近乎有些可怕。低著頭,老人注視著自己逐漸無力的雙腳,像個孩子天真的前後擺動著…坐在樹下,滿佈皺紋的臉上,老人懷著淡淡的笑容喃喃自語著:

『…連你也是嗎?恐怕這回沒法兒一道走,或許哪些時候,

我們還可以再見面,你看,我的朋友,不都留在這兒嗎?』

在軍方派來人員召集村人們並開過幾次說明會後,終於定下村子拆遷的日期,事實上,許多有辦法或是有錢的人們,早已不住在村子裡。在這種時刻,剩餘在村子裡的,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家或是對眷村懷有不捨之情仍堅守在這裡的人罷了!

蕭瑟的空氣瀰漫在飛揚的黃土之間,偶然幾隻燕雀飛過,其活潑蹦跳的模樣似乎永遠那末天真愉快。但人類的運命就有些像是擺盪在汪洋裡的一葉扁舟,顯得無助而脆弱;又像在廣漠的森林裏找尋出路的獵人,不斷地在尋求著自己的方向。除了極少數人家仍頑固地守在自己的陋屋以外,村子終於迎接了它的最後一刻-

接著推土機與卡車開了進來…

(續)

一到那裡,夏日炙熱的空氣,讓人在每次的吸勻都有一種壓迫窒礙的感覺。我靜靜佇立在瓦礫石塊堆上,瞧著曾經擁有許多回憶的地方,如今已經淪於滿目瘡痍的毀壞之中。抬頭望著,澄澈的天空有的是枕頭狀、細絲狀或槴子花狀的雲,但就是沒一點風,沉鬱窒悶的氣息籠罩在大地上,使人對於夏日的到來,產生一種倦厭的體悟。正午時刻,鬱結沉悶的氛圍依舊,好不容易地踩著腳踏車,總算才迎上了一點”自行”而來的風,但我想天空上應是有許多風的,否則如何將天上的雲紡成這一縷縷的各種形狀呢?

『這裡應該是任爺爺的家罷!不知他現在可好?』站在斷垣之間,我依循半倒的殘壁與掩在土堆露出一截的藍色門牌辨認著方位。想到此處正遭受著推土機與卡車、怪手毫不留情的剷倒破壞,心中不由得激起了陣陣的怒意,信步走在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眼中所望俱是充滿砂土、碎石、半頹的牆垣、斷成數截的木框與籬笆上倒插著許多碎玻璃片和黃土。日正當午,我便在這半管制區中來去自如,倒沒有人出來干涉,實際上也尚未見到任何一個人,於是攙扶著腳踏車,繼續前進。舉目望去,映在眼底的這裡的每一種景色,都彷彿各自發出了聲音,一個個回憶的聲音。

我依循著舊物,在老家附近停下,幸而此處尚未受到現代建築機械的嚴重破壞,所以仍大略保有著原有風貌。天空上的太陽仍然在燃燒著,仲夏的炎熱,散發出一種壓迫感,傾倒在一旁的木製電線桿與裁剪成長條狀的牆板,或彎或折的隨意躺在滿佈碎石與磚頭的黃土上,這些曾經裹上深黑色一層層防蛀漆料的木製品,長年以來抵抗著自然侵蝕的無情毀壞,表面滿佈著無數細小的裂痕,就像早已知悉自己的命運般,屈服在烈日之下。我扶著自行車略停下腳步,看著地面上種種等等的殘跡,心底想著:『可惜了這些東西,若是好好地操作使用,或許還有十年壽命可用,如今卻像燒乾了的木柴般,成為又髒又舊的一堆碎片,被隨意棄置在側。』然而這些舊物所散發而來的卓決精神,在我眼底,未曾稍減。搽去了額頭上的汗水,復而往前走了一陣,被拋棄一旁茂盛依然的花缽,飄散出陣陣的微香與泥土氣味,有如暗語似的,顯示著生命的強韌。繼續前行,自行車的車輪在黃土上壓出一條淡淡的輪印,隨意地環顧著四周,石垣、屋頂與腳下,所有鮮豔的色彩從視野裡莫名地消失了!眼前只有灰色、深灰色、鐵灰色與灰白色組合而成的東西,唯有花缽裏頭的小小世界,將洋白色、青綠色、金黃色、大紅色等美麗色彩侷促在這樣的小空間裡。復行未幾,我停下腳步,終於來到了舊家門口。

在踏入舊家附近的這一刻,原先對著推土機與怪手愿懟的怒意轉瞬間即行消逝,帶著深沈的悲傷,悵然地通過彷彿戰後城市殘破遺跡般櫛比的老房子,並隨著記憶舉步找尋著往日的家園,每逼近一步,愈增親切之情,在半倒的石牆旁、被棄置的老藤椅與舊沙發間、淘空了的窗框裡,許許多多的回憶,如同無數鏡面的反射,向人襲來,往事如煙,已不復挽回,所留下的祇是悵惘與懷念。

爺爺家前的榕樹,在此地已經佇立了近六十個年頭,如今正倒在由黃土、水泥、碎玻璃片與碎瓦塊所鋪成的地面上。當樹靜靜橫臥在地面上,於日光下暴露著那令它致命的傷痕時,同時也顯示出這棵樹一生的歷史,它的獨立、掙扎、成長、苦樂、堅毅等都刻畫在默默無語的傷痕旁,這種沈默的記載好像在安慰著我,說道:

『你的心為何如此焦躁不安呢?

冷靜下來罷!

你的那些自以為的想法,還太過孩子氣!…』

樹曾經陪伴著見證著村人經過無數茁壯的、成長的、悲喜的、離合的時刻,祇要能夠靜下心來深入地觀察這種堅韌的生命,將可學到許多東西。每個人或每個生物的命運俱不相同,但卻各自受到命運的衝擊,豈不是很奇妙的事情嗎?面對著樹,我就像是一個得了幼稚病的患者。讓人感到榕樹本身不僅僅祇是年長我三十歲,而是更為長遠的距離,我們之間湧出了新的東西。靜靜佇立在側,我微笑地向榕樹致上一個友誼的禮,並對著朋友作最後的道別。榕樹橫臥在地面上,安靜地等待著它的回歸,此處是它新生之地,也將會是它的新墳。…..

經過了院子外的圍牆,此刻有兩個工人裝扮的人一男一女向我走來(這樣的人在我來以前,便早有耳聞,我將他們稱之為”水蛭”,吸血而無風骨),詢問我是否是這棟房子的主人,並要求同意讓他們將屋裡剩餘的鐵窗、鐵櫃等物品給無償載走。注視著工人的雙眼,那堆滿了金錢符號式的虛偽笑意與臉皮,令我感到有些作噁,與這一類的人相處,一向使我消化不良,於是回瞪了一眼並付之一笑,接著走回屋子裡,悼念著屋裡的一切。不想這兩位工人絲毫不死心,跟著我走進屋子,並嘗試說服我,我望著屋裏頭的一切,沉吟良久,並不作答覆。由於今日我對庸俗的對話已充分感到厭倦,亦不想花費心思請他們離開,因知是多餘的,於是始終未作一答。對於我的暗示,兩人無法理解,不明就理地還以為我沒聽懂他們所說的話,於是繼續以近乎質問的口氣不斷緊迫而來。這樣完全一頭熱的情況持續了十幾分鐘,終於在雙方毫無交集的情況下,兩人悻悻然地離去,但仍在周圍四處觀望著。雖則我終究沒有答應他們些什末,不過我想當我離開以後,他們仍舊會把那些東西或其他的什麼通通給帶走的。

仲夏正午的熱度隨著時間迅速消散,雖然接近傍晚,但大地依然顯示著明亮,蒲公英色調的雲靄,逬發橙紅色的霞韻,在天際漾著柔和美麗的光芒。小小麻雀立在電線桿上囀鳴著歌唱,輕柔的微風像紳士般穿過依然佇立的紅色木門,發出幾乎無法令人覺察的軋軋聲響。踏過石礫、破洞、殘破的窗板、瓦塊、橫躺在地面的碎花盆和籬笆,我獨自告別了老屋與榕樹。充滿著金錢符號的人們依然徘徊在此地,對我的舉措迄今仍感到莫名其妙的兩人帶著嘲弄訕笑的眼神,漠然地任我離去,由近至遠,終至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之中。

(終)

2007 年 07 月 26 日

<樹>

Filed under: 告別老眷村短篇小說 — handapon @ 3:57 下午

一到那裡,夏日炙熱的空氣,讓人在每次的吸勻都有一種壓迫窒礙的感覺。我靜靜佇立在瓦礫石塊堆上,瞧著曾經擁有許多回憶的地方,如今已經淪於滿目瘡痍的毀壞之中。抬頭望著,澄澈的天空有的是枕頭狀、細絲狀或槴子花狀的雲,但就是沒一點風,沉鬱窒悶的氣息籠罩在大地上,使人對於夏日的到來,產生一種倦厭的體悟。正午時刻,鬱結沉悶的氛圍依舊,好不容易地踩著腳踏車,總算才迎上了一點自行而來的風,但我想天空上應是有許多風的,否則如何將天上的雲紡成這一縷縷的各種形狀呢?

『這裡應該是任爺爺的家罷!不知他現在可好?』站在斷垣之間,我依循半倒的殘壁與掩在土堆露出一截的藍色門牌辨認著方位。想到此處正遭受著推土機與卡車、怪手毫不留情的剷倒破壞,心中不由得激起了陣陣的怒意,信步走在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眼中所望俱是充滿砂土、碎石、半頹的牆垣、斷成數截的木框與籬笆上倒插著許多碎玻璃片和黃土。日正當午,我便在這半管制區中來去自如,倒沒有人出來干涉,實際上也尚未見到任何一個人,於是攙扶著腳踏車,繼續前進。舉目望去,映在眼底的這裡的每一種景色,都彷彿各自發出了聲音,一個個回憶的聲音。

我依循著舊物,在老家附近停下,幸而此處尚未受到現代建築機械的嚴重破壞,所以仍大略保有著原有風貌。天空上的太陽仍然在燃燒著,仲夏的炎熱,散發出一種壓迫感,傾倒在一旁的木製電線桿與裁剪成長條狀的牆板,或彎或折的隨意躺在滿佈碎石與磚頭的黃土上,這些曾經裹上深黑色一層層防蛀漆料的木製品,長年以來抵抗著自然侵蝕的無情毀壞,表面滿佈著無數細小的裂痕,就像早已知悉自己的命運般,屈服在烈日之下。我扶著自行車略停下腳步,看著地面上種種等等的殘跡,心底想著:『可惜了這些東西,若是好好地操作使用,或許還有十年壽命可用,如今卻像燒乾了的木柴般,成為又髒又舊的一堆碎片,被隨意棄置在側。』然而這些舊物所散發而來的卓決精神,在我眼底,未曾稍減。搽去了額頭上的汗水,復而往前走了一陣,被拋棄一旁茂盛依然的花缽,飄散出陣陣的微香與泥土氣味,有如暗語似的,顯示著生命的強韌。繼續前行,自行車的車輪在黃土上壓出一條淡淡的輪印,隨意地環顧著四周,石垣、屋頂與腳下,所有鮮豔的色彩從視野裡莫名地消失了!眼前只有灰色、深灰色、鐵灰色與灰白色組合而成的東西,唯有花缽裏頭的小小世界,將洋白色、青綠色、金黃色、大紅色等美麗色彩侷促在這樣的小空間裡。復行未幾,我停下腳步,終於來到了舊家門口。

在踏入舊家附近的這一刻,原先對著推土機與怪手愿懟的怒意轉瞬間即行消逝,帶著深沈的悲傷,悵然地通過彷彿戰後城市殘破遺跡般櫛比的老房子,並隨著記憶舉步找尋著往日的家園,每逼近一步,愈增親切之情,在半倒的石牆旁、被棄置的老藤椅與舊沙發間、淘空了的窗框裡,許許多多的回憶,如同無數鏡面的反射,向人襲來,往事如煙,已不復挽回,所留下的祇是悵惘與懷念。

爺爺家前的榕樹,在此地已經佇立了近六十個年頭,如今正倒在由黃土、水泥、碎玻璃片與碎瓦塊所鋪成的地面上。當樹靜靜橫臥在地面上,於日光下暴露著那令它致命的傷痕時,同時也顯示出這棵樹一生的歷史,它的獨立、掙扎、成長、苦樂、堅毅等都刻畫在默默無語的傷痕旁,這種沈默的記載好像在安慰著我,說道:

『你的心為何如此焦躁不安呢?

冷靜下來罷!

你的那些自以為的想法,還太過孩子氣!

樹曾經陪伴著見證著村人經過無數茁壯的、成長的、悲喜的、離合的時刻,祇要能夠靜下心來深入地觀察這種堅韌的生命,將可學到許多東西。每個人或每個生物的命運俱不相同,但卻各自受到命運的衝擊,豈不是很奇妙的事情嗎?面對著樹,我就像是一個得了幼稚病的患者。讓人感到榕樹本身不僅僅祇是年長我三十歲,而是更為長遠的距離,我們之間湧出了新的東西。靜靜佇立在側,我微笑地向榕樹致上一個友誼的禮,並對著朋友作最後的道別。榕樹橫臥在地面上,安靜地等待著它的回歸,此處是它新生之地,也將會是它的新墳。…..

經過了院子外的圍牆,此刻有兩個工人裝扮的人一男一女向我走來(這樣的人在我來以前,便早有耳聞,我將他們稱之為水蛭,吸血而無風骨),詢問我是否是這棟房子的主人,並要求同意讓他們將屋裡剩餘的鐵窗、鐵櫃等物品給無償載走。注視著工人的雙眼,那堆滿了金錢符號式的虛偽笑意與臉皮,令我感到有些作噁,與這一類的人相處,一向使我消化不良,於是回瞪了一眼並付之一笑,接著走回屋子裡,悼念著屋裡的一切。不想這兩位工人絲毫不死心,跟著我走進屋子,並嘗試說服我,我望著屋裏頭的一切,沉吟良久,並不作答覆。由於今日我對庸俗的對話已充分感到厭倦,亦不想花費心思請他們離開,因知是多餘的,於是始終未作一答。對於我的暗示,兩人無法理解,不明就理地還以為我沒聽懂他們所說的話,於是繼續以近乎質問的口氣不斷緊迫而來。這樣完全一頭熱的情況持續了十幾分鐘,終於在雙方毫無交集的情況下,兩人悻悻然地離去,但仍在周圍四處觀望著。雖則我終究沒有答應他們些什末,不過我想當我離開以後,他們仍舊會把那些東西或其他的什麼通通給帶走的。

仲夏正午的熱度隨著時間迅速消散,雖然接近傍晚,但大地依然顯示著明亮,蒲公英色調的雲靄,逬發橙紅色的霞韻,在天際漾著柔和美麗的光芒。小小麻雀立在電線桿上囀鳴著歌唱,輕柔的微風像紳士般穿過依然佇立的紅色木門,發出幾乎無法令人覺察的軋軋聲響。踏過石礫、破洞、殘破的窗板、瓦塊、橫躺在地面的碎花盆和籬笆,我獨自告別了老屋與榕樹。充滿著金錢符號的人們依然徘徊在此地,對我的舉措迄今仍感到莫名其妙的兩人帶著嘲弄訕笑的眼神,漠然地任我離去,由近至遠,終至消失在他們的視線之中。

(終)

 

2007 年 07 月 23 日

<尾聲>

Filed under: 告別老眷村短篇小說 — handapon @ 5:01 下午

回憶是很有趣的一件事,那些原以為已經褪了色,大半已消失無蹤的東西,或許會在某一個特殊的、極平凡的、不起眼的機遇裡,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

冬季過去,過完村子裏最後一個年,很快地春天來臨,和煦的陽光灑在新漆過的木窗上、用各種植栽隨意擺放所組成的花圃旁、鋪著水泥的實用主義派的座椅之間、竹竿與繩索穿過電線桿而成的曬衣架上與在曬衣架上的麻雀,顯得輕閒而溫暖,輕逸的氛圍好似一幅圖畫懸於空中,在天際顯出神秘的美麗色彩。但是這樣的時刻,當真就是個結束了。此後,推土機與卡車將會開進來,結束這一切,到了那時候,這樣的畫面與時刻不會再來臨,是的,那是最後一次了。

辰光的流徙一頁頁的快速翻過,很快地,春季的尾聲已然逝去,初夏緩緩地步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初夏的炎熱已使得許多都市裡的人們早早避入了冷氣房裏。村子裡的一棵樹,像個孤而卓決的人,獨自挺立著,幾十年來它的枝葉為人們遮蔽著烈陽,它的根卻深入在無盡的地底,祇是默默地支持著它的堅毅。一個清新的早晨、一個愁悶的午後時分,太太們在樹下閒話家常,孩子們在它的樹蔭下玩耍娛樂,老戰士們在此地對著過去懷著眷戀的談論往事。幾乎可以這麼說,老人與孩子們就在這棵樹下,迎接他們的成長與老去,離別與新生。

但是今年,由於搬遷的緣故,村子裡的人已少了大半,炎熱的夏日午后,老人默默坐在樹蔭下躲避暑氣,頭頂上還戴著去年選舉時所送的藍布帽,坐在不知道從哪兒拆下來的淡藍色塑膠椅上,椅子經長年風雨的洗禮已顯得有點危顛。椅子旁斜躺著的一副柺杖,是自從老人的雙腳動過手術之後,生活上最值得依靠的唯一伙伴,伙伴忠實的替代著老人身體上的一部份功能,但在心靈上,老人總是對著它的伙伴很感到有些愿懟,因這是證明老人自己身子不如往日硬朗的一個證據,像是拿奶嘴給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而必然會引起少年的陣陣怒意一般,老人打心底不悅這副柺杖。

這天午后,不曾有人陪伴老人說話,村子裏頭也顯得冷冷清清,平時既不怕生,又喜歡熱鬧的小麻雀們,也耐不住正在天邊燃燒的燠熱陽光,而瑟縮於枝頭之間。帶著熱度的風吹過小巷吹過老人皺縮的臉龐,門庭前毫無吵雜的聲音安靜的近乎有些可怕。低著頭,老人注視著自己逐漸無力的雙腳,像個孩子天真的前後擺動著坐在樹下,滿佈皺紋的臉上,老人懷著淡淡的笑容喃喃自語著:

連你也是嗎?恐怕這回沒法兒一道走,或許哪些時候,

我們還可以再見面,你看,我的朋友,不都留在這兒嗎?』

在軍方派來人員召集村人們並開過幾次說明會後,終於定下村子拆遷的日期,事實上,許多有辦法或是有錢的人們,早已不住在村子裡。在這種時刻,剩餘在村子裡的,大多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家或是對眷村懷有不捨之情仍堅守在這裡的人罷了!

蕭瑟的空氣瀰漫在飛揚的黃土之間,偶然幾隻燕雀飛過,其活潑蹦跳的模樣似乎永遠那末天真愉快。但人類的運命就有些像是擺盪在汪洋裡的一葉扁舟,顯得無助而脆弱;又像在廣漠的森林裏找尋出路的獵人,不斷地在尋求著自己的方向。除了極少數人家仍頑固地守在自己的陋屋以外,村子終於迎接了它的最後一刻-

接著推土機與卡車開了進來

(續)

 

2007 年 07 月 19 日

<別離>

Filed under: 告別老眷村短篇小說 — handapon @ 3:57 下午

大地吹起凜冽又濕冷的風,強橫擺動著枝葉依舊茂密的老榕,映在地面剛剛萌芽的枝條影子也不住地搖曳著,陣陣的風呼嘯而過磚砌又斑駁的灰色矮牆,彷彿讓所有的色彩都將褪盡的蕭瑟,好比踽踽獨行於荒漠中,使人憶起那早已不陌生的孤寂感。太陽抵擋不住夕照時分如捲簾般的橙紅色雲朵,漸漸地落去,在天際逬出蒲公英色調的雲靄,柔和卻又如此短暫,逐漸襲來的薄暮,像個沈思者,安靜而沉穩的緩緩降臨。帶著暮色的夜,寒肅而嶙峋,終而像薄紗般縷縷籠罩而來,各家在夜晚發出的微光與村子裏老人們宏亮的談資正抵抗著冬季所帶來的凜冽寒意。

人們總像落葉一般,在空中隨風紛飛、飄遊、浮盪、迴旋,最終落在未知的土地上。不然便是像果實,由於總是被侷限在某個地方,往往會不計後果的往可落腳之處,沉沉地落下。

村子裏的最後一個冬季終於來到,由於月牙早高掛在星斗之中,夜色已深,刺骨的寒風使得村子裏瀰漫著一股寂寥氣息,僅偶爾傳來機車與狗吠聲穿過空際,卻更增添幾許冬夜裏的靜寂。

萬籟俱寂的冬夜裏,斑駁的灰色矮牆櫛比地分隔出佈滿歲月痕跡的老屋子,入夜以後,巷子外頭談論陳年往事的老人逐漸散去。老屋裏微微亮著的鵝黃色燈火,予人一種溫暖沉靜之感,凜冽的風襲來,吊掛在天花板上不住搖蕩的白光燈泡,映照著木桌上的老式暖水壺,彷彿牽引著重重的影子來回踱步般,巡視著空蕩又斑駁的稻草灰牆。老人扶著桌沿,挪了挪桌旁的板凳緩緩坐下,心底想著『今晚倒有些相似北方家鄉的天氣,那時同爸爸媽媽一家子圍在炕上,倒不感覺什末寒冷,如今身處此地,光景卻大不相同了!』憶起往事,老先生自顧自的笑著。為了取暖,老人用他瘦瘠的手拿了暖水壺,往鋼杯裡頭接續倒了些熱開水。木桌旁有個像是用鐵皮盒子包裹而成的收音機,從兩側喇叭傳出斷斷續續的廣播聲,對視力已不如往昔的老翁而言,粗獷的線條與寬厚的按鍵與旋鈕顯得格外地受用,除了幾次的修理以外,多年來竟也大都能完好的使用著。屋子角落雖然也有一台老電視機,祇是老人甚少動手將它開啟過,於是電視機上鋪著的一塊深色棉質的布,布的外側鑲著已褪了色的暗紅滾邊,總是將電視機的螢幕半掩著。除了收音機終日陪伴著老先生以外,老人也養過狗,一隻黃色的老土狗,忠實而慵懶。幾乎每個午後,當洋溢和煦的陽光自天際散發滿滿的暖意時,時間的辰光似乎凝縮在這世界的片隅,屋筵上的燕子自在地沉沉睡去,靜謐的午後時分,這位老人在家時的唯一朋友,總是默默臥在門外帶點樹蔭的牆角,直至暮色降臨時才緩緩穿過紅色木門回到院子裏休息。很久很久,老人與狗就這樣有默契的、安靜的生活著,直到某個同樣充滿涼意的深秋午後,狗默然地躺在馬路中央再也不動為止。或許這是老黃狗以牠慣有的緩慢步伐在熟捻不已的巷弄間穿梭的最後一次。雖則眷村裡頭有的是狗,黃色的、花白色的、或灰黑相間的狗,在狹窄的巷弄裏頭總能輕易地見到,但對老翁而言,這個有時比他還要沈默的身影,卻也是最後一次得見了。掩下一坯黃土,總是看慣死生與別離的老翁獨自告別了這個從來不曾對他說過話的的老同伴。淡冷的風吹拂而來,使得樹上枝頭不住地搖晃著,原本漸趨枯黃的落葉因此不停地飄落下來。支著柺杖,老人背褸的身軀佇立在側,默然注視著地上這個微凸的土堆良久,周遭的氛圍寧靜如昔,如同和老黃狗相處時一般。老翁滿佈皺紋的外表上看不出什末悲戚之情,但感到自己精神的某部份好似已隨著老黃狗一同逝去了!自此以後,老人未再養過狗,而獨自生活著,大概是不願再同朋友別離了罷。

軍部傳來了年後須限期搬遷的消息,使得村子裏的人有種彷彿向至親之人別離般沉鬱的情愫孳長著,若是早先傳來這樣的消息,想必村人們會很高興,但是現在卻沒幾個人真正高興的起來,因為要與生活了五六十年的家園告別,並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

舉起鋼杯,老人將杯中的熱開水緩緩飲盡,燈泡仍隨著侵入的寒風而左右搖曳,風力穿過木窗空隙發出陣陣的欷疎聲響。迎著略嫌黯淡的燈火,身披棉襖的老人獨坐在凳子上,頭頂戴著禦寒用的軍綠色毛線帽,嶙峋的手握著一紙來自軍部的通知單,僂褸的背影顯得有些寂寞,老人低下了頭,依舊沈默著…..

(續)

2007 年 07 月 15 日

隨筆:『孩子們』

Filed under: 告別老眷村短篇小說 — handapon @ 4:45 下午

我現在的家,是一棟十四層樓的新式公寓建築,不過現在閒置著,並沒有人居住。更久以前,我是長期生活在眷村之中,住的是父執輩們親手所建的房子。由於當時國民黨部隊普遍認為不久以後便能跨越這道重重的海幕回到故里,所以所蓋的房子可謂非常簡陋,簡單的家具、樸實的稻草灰牆、以短木所築的籬笆、漆成大紅的木製小門與淡藍木造的玻璃窗、兩人寬的狹窄巷編輯弄、灰黑色的長形屋瓦、水泥沏起的供人閒聊憩息的椅子、得幾十戶共用的公共廁所…便是他們暫時容以棲身的家園。  然而十年過去了、三十年過去了、五十年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流徙,當初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孩子們從期盼-失落-失望終而絕望的循環中斑白了鬢髮、也漸漸蒼老了面龐,終於垂垂老矣,有些墓草久宿,再望不到自己的故鄉。而那些曾經為他們支持無數風雨多少悲喜離合的陳舊老屋似也承受不住歲月的侵蝕逐漸地腐朽損壞,正似它們的主人一般。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這些受命運所挽,懷著對故鄉的思念與現實的無奈中生活在一起的人們,有如長江淘去東流水般,逐漸地被所消耗著,在時間的腳步下慢慢地脫隊了。『或許是回不去了罷!』許多老人在心理頭總認為自己的青春歲月消耗在時代的悲劇中,自己竟身為悲劇裏的一分子,頗有一股『家祭毋忘告乃翁』的沈鬱念頭,對於大多數同樣命運的老人家們而言,那些時代的悲劇於在台灣生長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而言,又是那末地遙不可及,看著他們,也祇能歎一句:『可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罷,於是在慶幸自己尚有妻兒的歡樂中,每雜有悲涼的意味。

榮枯不須臾,盛衰有常數,人畢竟敵不過歲月的無情侵蝕,隨著眼力越來越弱,手臂和雙腳也不再有力,原本充滿期盼的眼神逐漸代之以無語的落寞悵惘,五十年六十年的青春歲月就這麼地轉瞬而逝,一如南風吹拂而來,令書本上的頁子快速地翻過一般。…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終於在老人們凋零大半之時,傳來了軍部真正要改建村子的消息。…

(續)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