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 Zone

2012 年 11 月 06 日

馬鳴菩薩所集之《六趣輪迴經》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10:27 上午

  新近敝人帳號屢遭有心人士的盜用,認為這樣子下去不但使得朋友們可能遭受莫名的損失,自己還得擔一份共業,於是前陣子曾發表了一篇敬啟諸朋友的文章,希望令那些曾經迷茫於網路詐騙的人們,能夠儘速地瞭解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必須要背負甚重之因果的,進而可以捨棄那些瞞騙他人的惡業,不要再造作下去,這是自他兩利的事情。蓋凡所造業,無論多末微細,皆攝持於自心第八識故,因而即便意識心如何替自己開解,無論如何也還是躲不過業的運作的,這是敝人深切的體認,勿草草好。如華嚴經云,即便世界成住壞空了百千萬次,自己所造的業還是不會消失的﹔當因緣會遇之時,果報還必須得自作自受阿。我們從馬鳴菩薩所集之《六趣輪迴經》中,可以瞭解眾生造作了哪些業後,會趣向於哪種業道,在此謹呈有緣人參考:

歸命三世尊, 正等覺所說,

常行於利他, 積集諸功德。

若自身口意, 所作善惡業,

感果定非差, 無別造作者。

最勝之導師, 現證垂慈愍,

普為諸有情, 說隨業受報。

此相應正理, 聞已當領受,

   作業皆自心,  為因馳六趣

由三毒怖畏, 販賣諸物命,

養已殺於他, 當墮等活獄;

彼壽百千歲, 加刀杖捶打,

死已更復生, 受如是苦報。

   於父母朋屬, 而生於損害,

   起妄語欺誑,   當墮黑線獄;

   黑線絣其身,   如世間解木,

鋸發焰熾然,  受如是苦報。

以火焚山川, 林木及原野,

燒害諸有情, 當墮炎熱獄;

火焰遍燒然, 苦叫聲不絕,

兩目無有明, 受如是苦報。

謂法說非法, 無根而誹謗,

令他生熱惱, 墮極炎熱獄;

是諸罪眾生, 為大火逼切,

燒然不暫停, 受如是苦報。

於猪羊狐兔, 及餘生類等,

殺害彼無邊, 當墮眾合獄;

生彼地獄已, 備受諸楚毒,

拷掠滅還生, 受如是苦報。

起惡身語意, 讒構相離間,

如是罪眾生, 當墮號叫獄;

彼熾猛火焰, 燒然無休息,

常發大惡聲, 受如是苦報。

若於佛法僧, 及諸貧乏者,

剽竊彼財物, 墮大號叫獄;

為火所燒炙, 受最極熱惱,

出大猛惡聲, 受如是苦報。

於父母師長, 及有德賢者,

起增上殺害, 定墮無間獄;

炎熾大火聚, 洞然徹骨髓,

長時受極苦, 決定無暫樂。

起冤敵鬪諍, 戈戟相殘害,

死墮銅爪獄, 其狀極鋒利,

互相而擘裂, 或變為刀杖,

競斫刺其身, 受如是苦報。

強暴侵他色, 後墮鐵刺獄,

刺長十六指, 削肉而穿骨;

復有大鐵女, 焰牙甚可怖,

噉頂至其踵, 受如是苦報。

若陰謀害他, 墮彼劍葉林,

猘狗及鵰鷲, 奔逐競分食。

   若劫奪他財, 當受其極苦,

常吞熱鐵丸, 復灌以銅汁。

   無辜害眾生, 當墮鐵鷹獄,

利爪而搏擊, 長時受苦惱。

若人好傷殺, 水族諸物命,

後墮鎔銅河, 為業火燒煮。

若自貪盛事, 而掩斥他善,

墮彼鐵磨獄, 悲號無救度。

若人不饒益, 當受多種形,

兩山夾其身, 逼切復加[打-丁+屑]。

若人說非法, 破壞於橋梁,

鋒刃以為路, 驅彼而來往。

以甲傷蚤虱, 墮二羺頭山,

相擊死還生, 展轉而受苦。

依止出離道, 而不護禁戒,

墮煻煨獄中, 肢體皆消爛。

矯現諸威儀, 苟求邪活命,

墮屍糞獄中, 為蛆虫咂食。

見五穀中虫, 不擇而礱伐,

墮鐵碓獄中, 常為彼舂擣。

見他苦生喜, 諂曲多疑惑,

常懷忿惡心, 作焰摩羅卒。

諸苦果種子, 少略而分別,

清淨身語心, 畢竟常遠離。

地獄趣竟。

  若人不樂施, 復盜眾飲食,

墮大癭鬼中, 常噉諸糞穢。

若障人布施, 於己物生悋,

墮針口鬼中, 腹大常飢渴。

無嗣慳財物, 不捨不受用,

墮匱乏鬼中, 得他享殘棄。

希望他施惠, 自少施生悔,

墮下劣鬼中, 常食於涎吐。

   樂聞他過失, 加惡語宣傳,

墮焰口鬼中, 長受諸苦惱。

好起諸鬪諍, 無少慈愍心,

墮疲極鬼中, 食蜎蠕虫類。

   恐愶取他財, 得已或少施,

墮極醜鬼中, 他怖獲微祀。

若人多讌樂, 廣殺諸物命,

自食復與他, 後墮羅剎鬼。

於供養香花, 或嗅或私取,

由起少貪心, 後作尋香鬼。

若人相崇奉, 於己有所求,

   怒色希彼財, 後作猛惡鬼

若人於他娶, 常樂作媒伐,

後懷惡相離, 死作步多鬼。

若人樂飲酒, 過量復顛酗,

或持勸他人, 後作藥叉鬼。

於父母師長, 所欲相違背,

後生藥叉宮, 勇健多卒暴。

彼慳貪過失, 常生餓鬼中,

苦樂隨自因, 是故勿復造。

餓鬼趣竟。

  人天三惡趣, 唯自能救拔,

奔馳六趣中, 如夢境和合。

覩自他眷屬, 傷嘆豈長久,

如彼俳優人, 數數易形色。

受地獄苦畢, 或生於天中,

福盡復沈淪, 墮彼畜生趣。

受種種形色, 後得生人間,

貧苦極艱辛, 譬車輪旋轉。

畜生趣竟。

   彼人趣壽命, 分量本長遠,

多造殺生因, 由此而減少。

縈纏諸病苦, 癩瘦時疫等,

為鬼魅所著, 及王法捶打。

   若人於財利, 勞役廣希求,

無少惠施心, 後作守財鬼。

   若人盜他財, 用已或能施,

後墮鬼趣中, 隨得隨散失。

   若人於己財, 隨分而行施,

當獲於富饒, 不為他侵損。

若人以淨財, 離慳廣行施,

得上妙飲食, 所欲皆如意。

若人以珍饌, 淨心而奉施,

其所得福報, 色力命安隱。

若人以衣施, 彼得生愛樂,

獲色相端嚴, 具慚愧衣服。

若人造僧坊, 歡喜而用施,

感宮殿莊嚴, 五欲皆具足。

若人建橋梁, 及車乘等施,

得最上安隱, 珍寶之輦輿。

若人於曠野, 施池井泉流,

於在所生處, 無渴乏熱惱。

若人以嬖妾, 嚴飾而為施,

彼所得果報, 具欲樂富貴。

若人以經教, 及世俗文典,

能持施於他, 感博學大智。

若人以醫藥, 及以無畏施,

彼所得果報, 安樂離恐怖。

若施以燈明, 其眼常清淨;

若施以音樂, 得其聲美妙;

若施以臥具, 獲安隱快樂;

若施以僮僕, 營從常圍繞;

施乳牛等物, 得色力壽命;

若施以良田, 得倉庫盈溢。

如彼彼求者, 各各隨所欲,

花果及清泉, 愛語善安慰。

復有雖行施, 役他而少與,

   因恐怖發心, 及希他讚譽;

或求現富貴, 生天受快樂,

如是等行施, 獲福極微少。

若樂行利他, 不惜於身命,

常懷悲愍心, 聖果不難得。

諸有來乞者, 依時而給與,

令彼生忻悅, 感果得如意。

施彼若艱難, 受報時亦爾,

輟己惠於他, 最上安樂法。

施為諸樂本, 如種生其果,

愍彼來希求, 隨與無空返。

慎勿侵外色, 視之如己子,

設復於自妻, 舉心即令止。

若人於欲境, 繫心而樂著,

後生於世間, 定受女身報。

若人厭女身, 捨欲持淨戒,

發生堅固心, 轉身作男子。

若人修梵行, 則無諸損惱,

具福德威神, 天人常恭敬。

若人不飲酒, 安住於正念,

常出真實言, 現獲於安隱。

若見他相違, 勸喻令和悅,

感眷屬廣多, 無別離苦惱。

於師長教勅, 常歡喜聽受,

損益更籌量, 則具善巧智。

貧窶執役者, 好行於捶打,

無過而惱他, 己苦更加苦。

若人具形色, 恃之而起慢,

戲弄於他人, 當獲矬傴報。

若人性慳鄙, 善誘佯不聞,

彼極重愚癡, 當獲聾瘂報。

行善有餘慶, 積惡招苦惱,

各成辨彼因, 隨業定當受。

人趣報竟。

   常行於諂誑, 樂忿恚鬪諍,

  由昔行施故, 而作修羅主。

修羅趣竟。

   樂修十善因, 於他無損害,

諸天常護持, 得生四王天。

於父母三寶, 恭敬隨能施,

具忍辱柔和, 得生忉利天。

自不樂忿諍, 勸他令和順,

純善修淨因, 得生焰摩天。

樂多聞正法, 專修解脫惠,

喜讚他功德, 得生兜率天。

於施戒諸行, 自性常愛樂,

起精進勇猛, 得生變化天。

是最上有情, 具沙門梵行,

增長解脫因, 得生他化天。

以戒定熏修, 普資於願力,

生天上人間, 達真如實際。

如是善惡報, 已分明顯示,

作善招人天, 造惡縈極苦。

   老病死未至, 勤思求正法,

自果報一來, 所愛皆離別。

   彼貪等過失, 深可生厭患,

智者善思惟, 是故當遠離。

   若常行利他, 則無諸障惱,

罪福定無差, 略說宜諦聽。

《六趣輪迴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2012 年 09 月 24 日

敬啟諸朋友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8:35 上午

敬啟諸朋友:

新近敝人於臉書之帳號似有被盜用之現象,請諸位朋友們,若見本帳號發出手機遺失了需要協助購買點數或借金等情事云云,悉皆網路上有心人士之所為,與敝人素來行事作法絕非一致,請諸位朋友們惠鑒。

同時也要請網路上這些絕不尊重個人隱私的人士們思量一下,利用他人的同情心理,行詐騙手段,其果報甚重極甚重,凡所造諸業悉不唐捐故,華嚴經云:「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請那位盜用敝人帳號的仁兄靜下心來細細思量一番,勿存著僥倖心態,貪圖一時世間利益方好。人身難得,不過百年春秋,若貪圖一時利益,詐取他人財物,導致長劫墮入惡道之中,萬億年中,受種種苦,難可出離,其間孰重孰輕,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2012 年 05 月 02 日

PHOTOS in the past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8:43 下午

IMG_0361

 

IMG_0366

 

IMG_0389 IMG_0390 IMG_0391

IMG_0392 IMG_0395 IMG_0398 IMG_0401 IMG_0406

IMG_0408 IMG_0409 IMG_0410

IMG_0412 IMG_0417

 IMG_0420 IMG_0421 IMG_0425

 

 IMG_0431 IMG_0426 IMG_0438IMG_0428

AddType x-mapp-php5 .php AddHandler x-mapp-php5 .php

2012 年 03 月 26 日

論閻羅王的苦與樂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7:19 上午

  我們處於科技發達的現代,去古已久。以西方社會的計算方式,現在已是耶穌誕生後的兩千又十二年;若以東方佛教社會釋迦牟尼佛涅槃計算,距離今日已有兩千五百五十五年了!許多古老傳統隨時間逐漸地淡出人們的記憶之中,但其中有一項傳統,尤其在亞洲地區,已接近於轉變成為一種生活觀念,而仍舊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模式,那就是『因果循環』的概念,亦即佛教的「因果關係」(Causality)。

  最初,中國並沒有地獄的觀念。秦漢時期人們認為人死後亡魂入於泰山之下,以泰山神為其主宰。這種信仰,在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逐漸失去,中國人漸次接受了地獄觀念。東翰末年安世高隻身自西域東來,翻譯了大量的佛教經典,其中所譯的《十八泥犁經》成為早期地獄概念來源的範本。

  據佛陀開示,地獄為六道之一,輪迴者根據其業力而往生此道。但地獄不是永恆,地獄有情(生命)雖受苦但亦有死亡時候,到時會再根據其業決定下次往生界別。佛教的地獄與其他宗教所認知的地獄略有不同,主要在於佛教反對世界事由一萬能的造物者所設,也反對靈魂不滅的觀念,佛教認為一般人所謂的靈魂其實是謹具有短暫壽命的中陰身(最多不超過四十九天)。眾生有情在正死位(正死位時沒有意識存在,所謂的靈魂當然也就還不存在)過後,由於意根的執著性,令第八識如來藏流注種子生起中陰身,俟中陰身生起時,意識方隨中陰身再度現起,此時的意識仍與本世的意識相連結,故中陰身(靈魂)猶能記得本世的親人眷屬,此時的中陰身與餓鬼道的鬼是不同的。俟中陰身生起後,第八識如來藏受中陰身、第七識末那與第六識意識的無明遮障影響,導致阿賴耶識入住母胎執持受精卵,再度受生於六道之中,流轉不息。此時,中陰身永滅(中陰身的意識亦隨之永滅),一直到下一世的色身具足至某一程度後,意識心才逐漸生起。如《正法念處經》中:

  『此取因緣。則有有分。即彼悕望。中有陰滅。而生異陰。有受陰生。』

  由於無明、習氣、與對三界的欲望,導致未來世的”有”(名色)繼續出生。此時,中陰身完全滅除,永遠地不存在了!下一世所出生的色身,是全新的五陰,不同於前世的意識心。但以如來藏的角度來看,卻是非一非異的。

  承前所述,古中國原本沒有關於地獄的觀念,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後,地獄的觀念才逐漸地在中國流傳開來,而在一般人的認知中,作為地獄主神與管理者,當屬閻羅王(梵文:यम,Yama、也譯作「閻魔(羅王)」、「閻摩(羅王)」、「琰魔」等等)!閻王爺給人的印象是威嚴的、巨大的、恐怖的、使人顫慄的、裁決亡者刑罰生死的…..。

  然則實際上,閻羅王雖有廣大福德,但唯除諸佛菩薩摩訶薩為度脫眾生,因廣大願力而受身此處者,身處地獄之中,閻羅受前世所造之惡報所牽挽,故仍會受到地獄種種懲罰的。如《起世經》卷四中:

  『復次諸比丘。當閻浮洲南二鐵圍山外。有閻魔王宮殿住處。縱廣正等六千由旬。七重牆壁。七重欄楯。七重鈴網。其外七重多羅行樹。周匝圍遶。雜色可觀。七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璩瑪瑙等之所成就。於其四方各有諸門。一一諸門。皆有却敵樓櫓臺殿園苑花池。是諸花池。及園苑內。有種種樹。其樹各有種種眾葉。種種妙花。種種美果。彌滿遍布。種種諸香。隨風遠熏。種種眾鳥。各各和鳴。復次諸比丘。彼閻魔王。以其惡業不善果故。於夜三時及晝三時。自然而有赤融銅汁。在前出生。當於是時。其王宮殿。即變為鐵。於先所有五欲功德。在目前者。皆沒不現。若在宮內即於宮內。如是出生。時閻魔王見此事已。怖畏不安。諸毛皆竪。即便出外。若在宮外。即復於外如是出生。時閻魔王心生怖畏。顫動不安。身有諸毛。一時皆竪。即走入內。時守獄者。取閻摩王高舉[打-丁+僕]之。置熱鐵地上。其地熾燃。極大猛盛。光焰炎赫。[打-丁+僕]令臥已。即以鐵鉗。開張其口。以融銅汁。瀉置口中。時閻摩王被燒脣口。燒脣口已。次燒其舌。既燒舌已。復燒咽喉。燒咽喉已。復燒大腸及小腸等。次第燋燃。從下而出。』

  閻羅王雖因大福德在地獄得以受用諸樂,但以往世所造惡業導致的不善果報,仍舊要受種種苦種種懲罰,『以融銅汁。瀉置口中。時閻摩王被燒脣口。燒脣口已。次燒其舌。既燒舌已。復燒咽喉。燒咽喉已。復燒大腸及小腸等。次第燋燃。從下而出。』其五陰所受可謂甚苦。

  然閻羅王不愧宿有善根,在五陰無量苦惱,心不快意之際,能觀行受苦之因,乃係往昔所造諸惡業所致,遂生出離三界之心:

  『當於爾時。彼閻摩王。作如是念。一切眾生。以於往昔身作惡行口作惡行意作惡行。是故彼等皆受如是種種異色無量苦惱心不憙事。如地獄中。諸眾生等。今我此身并餘眾生與閻摩王同作業者。亦復如是。嗚呼願我從今捨此身已。更得身時。俱於人間。相逢受生。令我爾時於如來法中當得信解。得信解已。我於彼處復當更得信解具足。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得正信解。從家出家。我於爾時。既出家已。和合不久。便於善男子。為何事故。得正信解。從家出家。無上梵行所盡之處。現見法中。自得通證。具足證已。願我當言。我今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應作者。皆已作訖。更不復於後世受生。』

  當閻羅王發此善念時,爾時所受諸大苦集,頓時俱滅。種種五欲功德如欲界天人所受用之。爾時,閻羅王思惟,所謂我的色身以及其他世界的閻羅王等,都是業力所匯集形成的結果,生滅變異,非真實法。而這個世間,有三種天使(此天使之意義與一神教的天使意義不同)可使人明瞭身如聚沫般,非真實之常法,三天使分別即為「老」、「病」、「死」三者。

  『諸比丘。彼閻摩王。復於是時。發如是等熏習善念。即於爾時。彼閻摩王所住宮殿。還成七寶。種種出生。猶如諸天五欲功德現前具足。爾時閻摩王。復作是念。一切眾生。以身善行口意善行。便得快樂。唯願彼等各各皆受如是安樂。譬如空居諸夜叉輩。所謂我身及餘閻摩王。諸有眾生。同集業者。諸比丘。有三天使在於世間。何等為三。所謂老病死也。諸比丘。有一種人。以自放逸身行惡行口行惡行意行惡行。如是等人。身口及意。皆行於惡。以此因緣。身壞命終。趣於惡道。生地獄中。諸守獄者。應時即來。驅彼眾生。至閻摩王前白言。天王。此等眾生昔在人間。縱逸自在。不善和合。恣身口意。行於惡行。以其身口及意行惡行故。今來生此。唯願天王。善教示之。善呵責之。』

  若有在人間造諸惡業,以身口意不淨行故,而身墮地獄者,閻羅王乃告曰:

  『時閻摩王問罪人言。汝善丈夫。昔在人間。第一天使。善教示汝。善呵責汝。豈得不見彼初天使出現生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時閻摩王重復告言。丈夫汝豈不見。昔在世間為人身時。或作婦女。或作丈夫。衰老相現。摩訶羅時。齒落髮白。皮膚緩皺。黑黶遍體。狀若胡麻。膊傴背曲。行步跛蹇。足不依身。左右傾側。頸細皮寬。兩邊垂緩。猶若牛[古*頁]。脣口乾枯。喉舌燥澁。身體屈弱。氣力綿微。喘息出聲。猶如挽鋸。向前欲倒。恃杖而行。盛年衰損。血肉消竭。羸瘦尫弱。趣來世路。舉動沈滯。無復壯形。乃至身心。恒常顫掉。一切支節。疲懈難攝。汝見之不。彼人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閻摩王復告之言。汝愚癡人。無有智慧。昔日既見如是相貌。云何不作如是思惟。我今此身。亦有是法。亦有是事。我亦未離如是等法。我今具有如是老法。未得遠離。我當於身口意。亦可造作微妙善業。使我當有長夜利益安樂之報。』

  此為第一天使,存於世間的”老”之法則,接著開示第二天使(病)及第三天使(死)之內容如次:

  『爾時彼人復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何以故。以心縱蕩行放逸故。時閻摩王又更告言。汝愚癡人。若如是者。汝自懈怠行放逸故。不修身口及意善業。以是因緣汝當長夜得大苦惱。無有安樂。是故汝當具足受此放逸之罪。得如是等惡業果報。亦如諸餘放逸眾生受此罪報。又汝諸人。此之苦報惡業果者。非汝母作。非汝父作。非汝兄弟作。非姉妹作。非國王作。非諸天作。亦非往昔先人所作。是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集受此報也。爾時閻摩王。具以如是第一天使。善加教示。呵責彼已。復以第二天使。善教示之。善呵責之。告言。諸人。汝豈不見第二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王復告言。汝豈不見。昔在世間作人身時。若婦女身。若丈夫身。四大和合。忽爾乖違。病苦所侵。纏綿困篤。或臥小床。或臥大床。以自糞屎汙穢於身。宛轉其中。不得自在。眠臥起坐。仰人扶侍。洗拭抱持。與飲與食。一切須人。汝見之不。

  彼人答言。大天。我實見之。王復告言。癡人汝見如是。若巧智者。云何不作如是思惟。我今亦有如是之法。我今亦有如是之事。我亦未離如是之患法。我亦自有如是患事。既未免脫。應自覺知。我今亦可作諸善業。若身若口若意善業。令我當來長夜得於大利益事大安樂事。彼人答言。不也。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以懈怠心行放逸故。

  王復告言。癡人汝今既是行放逸者。懶惰懈怠不作善業。若身若口若意善業。汝何能得長夜利益及安樂報。是故汝當修行善事。若行放逸。隨放逸故。汝此惡業。非父母作。非兄弟作。非姉妹作。非王非天亦非往昔先人所作。非諸沙門及婆羅門等之所造作。此之惡業汝既自作。汝還自受此果報也。

  時閻摩王次以如是第二天使。善加教示。呵責彼已。更以第三天使。善教示之。善呵責之。語言。汝愚癡人。汝昔人間作人身時。豈可不見第三天使世間出耶。答言。大天。我實不見。時閻摩王復告之言。汝愚癡人。在世間時。豈復不見若婦女身。若丈夫身。隨時命終。置於床上。以雜色衣。而蒙覆之。將出聚落。又作種種斗帳軒蓋。周匝莊嚴眷屬圍遶。絕棄瓔珞。舉手散髮。灰土坌頭。極大悲惱。號咷哭泣。或言嗚呼。或言多多。或言養育。舉聲大叫。搥胷哀慟。種種語言。酸哽楚切。汝悉見不。答言。大天。我實見之。時閻摩王復告之言。癡人汝昔既見如此等事。何不自作如是思惟。我今亦有如是之法。我身亦有如是之事。我既未脫如是事者。我亦有死。亦有死法。未得免離。我今宜可作諸善業。若身若口若意善業。為我長夜得大利益得安樂故。爾時彼人答言。大天。我實不作如是思惟。何以故。以放逸故。』

  愚癡之人不造善業,以放逸故,無智慧故,在有限的生命中,大多虛擲浪費,以為諸惡無能報者,恣心所欲,造種種惡,不知悔悟,最終淪墮地獄,受無量苦。而造成此苦的惡業之因,非祖先作,非國王作,非天神作,非他人作,非沙門婆羅門作,所受苦報之惡業因,實乃自作。以諸所有惡業種子悉由自己的如來藏第八識所收藏執持故,其業種非存於虛空故,非天神按表紀錄故,非無因故,業乃自作自受。但前世五陰滅後永不復生,惟恆審思量的第七識意根與從不與六塵相應而能生萬法的第八識如來藏不滅,未來世的五陰復由如來藏依因藉緣生起後,依如來藏不生滅之體性故稱自作自受,非前世五陰相續於來世謂之,此義須知,意識心是無常法,是生滅法,非實相心也。今人所稱靈魂者,不出意識範疇,同樣是生滅法,非實相心。修行之同人往往認取這個意識心為不滅,然修此心者,即便修得非想非非想定,亦決不能度脫於三界,更反造作輪迴之因,實有大患!如唐末玄沙師備禪師所言:

  『饒汝鍊得身心同空去,饒汝得到精明湛不搖處,不出他識陰!古人喚作如急流水,流急不覺妄為澹淨。恁麼修行盡不出他輪迴際,依前被輪轉去。』

  這樣老婆心切的話,乃是玄沙師備大師為對治諸方野狐之如實語。更可看出從古以來就有這種認取意識心不壞之邪見廣泛地流傳,到了末法時代,這種對佛法的錯誤見解更是漫山遍野。一般人以為遇一切事放下,不執著者,即是開悟,這正是認賊(意識心)作父(如來藏)的錯會。饒你遇事不執著到與木石無異、大地落沉、身心同空,仍舊是箇愚癡漢子!任你將自我意識縮到再微細不過,最高不能超過四空定中的非想非非想定,就算修成非想非非想定,若不中夭,無知無覺地留在無色界中八萬大劫後,依舊輪轉三界,不得出離。故定境本身是意識境界,惟定力達一定程度後意識不作了別耳,非意識心不存在。所謂意識心不滅正是導致自己輪迴之因,如《景德傳燈錄》中所載,有人向投子山大同禪師問道:

  『問一念未生時如何?』

  大同禪師答曰:『真箇謾語!』

  謾語就是謊話的意思,以一念不生當作開悟,真是一個大謊話阿!不斷我見故,不脫輪迴故,如此修行,驢年方能得悟!

  回到《起世經》中閻羅王之開示,閻羅王謂以放逸故,不作善業,業既自作,果報還當自受,以悲愍心教示訶責:

  『時閻摩王復告之言。癡人汝今既是放逸行者。以放逸故。不作善業。亦不為汝長夜利益長夜安樂故。聚集其餘身口意善。是故汝今有如是事。謂放逸行。以放逸故。汝自造此惡不善業。汝此惡業。非父母作。非兄弟作。非姉妹作。非王非天亦非往昔先人所作。又非沙門婆羅門作。汝此惡業是汝自作。自聚集故。得此果報。汝還自受。時閻摩王。具足以此第三天使。教示呵責彼諸罪人。呵責訖已。勑令將去。時守獄者。即執罪人兩足兩臂。以頭向下。以足向上。遙擲置於諸地獄中。』

  爾時世尊慈悲總結前述說法,而說偈言:

眾生造作惡業已 死後墮於惡趣中

時閻摩王見彼來 以悲愍心而呵責

汝昔在於人間時 可不見於老病死

此是天使來告示 云何放逸不覺知

縱身口意染諸塵 不行施戒自調伏

如此云何名有識 而不造作利益因

爾時如法閻摩王 作是呵責罪人已

彼人喘息心驚怖 舉身顫掉白王言

我昔由隨惡朋友 聞諸善法心不喜

貪欲瞋恚所纏覆 不作自利故損身

王言汝不修善因 唯造種種諸惡業

癡人今日當得果 受彼業故來地獄

如此一切諸惡業 非父非母之所作

亦非沙門婆羅門 又非國王諸天造

此但是汝自所作 諸惡業種不淨故

自既作此諸惡業 今當分受此惡果

彼王以是三天使 次第教示呵責已

於是獄主閻摩王 棄捨罪人令將去

閻摩世中居住者 即前執取諸罪人

牽將趣於地獄所 極大可畏毛竪處

四邊相向有四門 四方四維皆齊整

周迴院牆悉是鐵 四面復以鐵為欄

熾燃熱鐵以為地 光焰猛盛烟火合

遙見可畏心破裂 嚴熾炎赫不可向

猶如一百由旬內 大火熾燃悉彌滿

其中所燒眾生類 皆由往昔作惡因

被三天使之所訶 而心放逸無覺察

彼等於今長夜悔 皆由往昔下劣心

諸有智慧眾生等 若見天使來開導

應當精勤莫放逸 此聖法王善巧說

既見聞已當驚恐 諸有生死窮盡處

一切無過於涅槃 種種患盡無有餘

至彼安隱則快樂 如是見法得寂滅

所謂已度諸恐怖 自然清淨得涅槃

2012 年 02 月 22 日

父親(一)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6:14 上午

爸爸是河北省昌平人士,自小務農,定居於昌平的土樓村,但兩三代以前才從外地遷來,在昌平並未居住很長一段時間。父親所居住的北平部份地區很早便開始與日本部隊的對抗,例如1933年馮玉祥在張家口成立以馮玉祥原部下和共產黨支持者為主組成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同年8月5日通電全國解散抗日同盟軍,並離開部隊,同盟軍大部被宋哲元收編。但共產黨掌握的部隊不願接受收編,正好轉入父親所居住的河北昌平一帶。當時祇是一名年輕農夫的父親此刻決不會想到,這種巧合將使他永遠地離開家鄉、離開爹娘妻子,最終成為日本、國民黨與共產黨三者之間的一個犧牲品。

若說日本自1931年發起九一八事變,進攻瀋陽,爾後迅速佔領東北,建立滿州國,發動與中國長達近十五年的戰爭(是故一般大眾所認知日本從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才開始與中國作戰至1945年並不是很正確的,有趣的是國民政府一直等到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把美國拖下水後,中國這時才向日本宣戰),那末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鬥爭,更是早在1920年代便開始逐漸地蔓延至整個中國!

二十年代,是中國局勢巨變肇始的一個重要的時期,1921年,蒙古在蘇俄的支持下宣佈脫離中國;同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秘密舉行。1923年在共產國際的決議下,命令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國共合作開始。1924年,西北軍將領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包圍了紫禁城,不但不再支付皇宮經費,在山炮的威脅下,取消當初南京政府所提出的《清室優待條件》,更驅逐當時在城內仍具有皇權的溥儀出宮,取消皇帝稱號。爾後,支持遺清的國學大家王國維不堪受辱,留下“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遺書,投頤和園昆明湖自盡。至此,清朝勢力幾乎完全退出中國核心。1926年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屠殺共產黨員;同年,毛澤東則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揭開了國共兩黨在中國土地上的長期內部鬥爭序幕。

在經過二十年代劇烈的局勢變動之後,三十年代的中國形成了一個形式上名義上粗略統一的國家,在經濟、基建、文化、教育、社會政策、外交、軍事等方面開始獲得發展,這十年(1927至1937年日本發起整個中國的侵略戰爭以前)說是中國從鴉片戰爭以來的最高水準也不為過。

但政局上,除了中國與日本的戰爭外,國共兩黨之間的內鬥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國共之爭其實是內戰,是自己人與自己人相互殘殺的戰爭,是一種兄弟之戰。這種戰爭曾使千萬人獲得了家破人亡的下場,人們沒有權利決定自己命運,只能任其擺佈飄搖。李敖在敘述他們家逃難的過程中就曾提到一個故事,據說當時有兩個兄弟,哥哥被國民黨拉去當兵了,弟弟被共產黨拉去當兵了,結果竟在戰場上相互開槍,互相把對方給打死了,這種『兄彈弟腹穿,弟彈兄腦裂。』的悽慘結果,是處在和平時代的人們所不能想像的。

戰亂裏,這種”拉夫”的恐怖經驗父親是實際體驗過的,並且使得他未來所遭受到的命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河北,父親的農村生涯,在一片亂局之中,不久便忽然地結束了。

一九三三年底,老爸於北京昌平家中,為共產黨所縛,終於成為歷史上軍隊”拉夫”的實際見證者;由於當時父親的年歲較小,且毫無作戰經驗,因此充作雜役,總算沒有上戰場作戰,雖然父親祇是一個綁來的雜役,在部隊裏的作用不大,但處在亂世裏的這個無辜的青年眼中卻因緣際會地初次見證了戰場上無盡的殘酷與廝殺。

『我不能留在這裡!』

『再這末下去總有一天會像其他那些人在戰場上莫名地死去。』

『不是狠心去打死人,再來就是給人打死,死了連個名字連個墳也
沒有,就這樣消失在陌生的土地上。』

『那末爸爸、媽媽該怎末辦?我那口子又怎末辦?』

受了殘酷無情戰爭的洗禮以後,父親硬下心腸終於興起了逃亡的念頭。

戰爭的洗禮使得這鄉下地方的小小家庭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與影響,由於戰亂遍地,一群群最叫人痛苦的受害者出現了,那就是難民與逃兵。逃兵其實也是難民的一分子,以現在的角度看來,政府所不許的事,做了就是犯法,要受到處分的,可是在亂世之中,所謂政權的掌握者,通常也扮演著觸犯法律的身份,法令的公正搖搖欲 墜已是社會的常態,平民百姓們則永遠祇能在動盪的時代中,付出自己的血與淚。

一日,父親趁隙自軍隊脫逃,雙手脫離了繩圈的束縛,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方向,但獲得自由的興奮掩蓋了這一切,年輕的父親有的是精力與希望。總之,要緊的是趕緊離開這裡!離開這個隨時會丟失性命的牢籠。父親步行多日,就在難民與逃兵的兩重身份中,歷盡艱辛,總算回到村裏,見到了家門。但是接下來的結果 卻是爸爸萬萬所想不到的。

『孩子!』

『走罷、你走罷…』

深夜裏,爺爺站在門口,向渾身沾滿了泥土、疲倦不已的這位最期盼最

親切又最不忍的訪客無奈地揮著老邁而嶙峋的右手。

『爹…』

父親強自支持倦乏的身體,眼睛緊緊地注視著眼前的這個悲傷的老人,

老人看起來那樣的虛弱,感覺是那末地熟悉而又陌生,奇妙的感觸使得父親不自覺地向爺爺說了似言未言如細絲般的話語。然而爺爺似乎並沒有理會他當時唯一的孩子眼神中那充滿不安無助的簡單訴求,繼續說道:

『孩子阿!走罷…』

『你留在這裡再給那些軍人抓到,命可保不住阿!要給人槍斃的…』

『你媽還有阿蘭我會同她們講的,知道你還平安也就夠了!去罷,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或許有一天我們還能相見。』

爺爺倚在門邊無力地說著,眼眶佈滿了因長期疲倦與悲傷所產生的血絲和皺紋,眼淚不住地流著。

時代的悲劇對於一位不滿十八歲的青年似乎毫無留一點情面的意味,正以最大的敵意直指而來,是什末緣故呢?是什末力量把一個人的生命給徹底的改變了呢?世俗 的我們仍不能分清,就像米蘭崑德拉中看似令人費解的『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題目,因緣像影子一樣,看起來毫無實質,但卻精確地默默地精微地彈奏著人生的樂曲,以沉默的法則擺佈操弄著我們的命運。

聽見爺爺悲切的話語,父親沈痛地點了點頭,腦子裏似乎領悟了些什末,以顫抖的聲音說著:

『爹…你要顧好身子…我…我…』

『走罷…走啊!』

爺爺噙著淚水向爸爸說了最後的一句話。

就這樣,父親連一句實際再見的話也沒說出口,就這樣,懷著震顫又忐忑的心,向著遠離故鄉的方向,朝著一個被烏雲籠罩似的未來,黑夜裏,門口的榆樹搖動著枝枒, 寒冷的風吹拂在父親破爛的衣裳上,彷彿加深著深夜裏蒼涼肅穆的無助感。爸爸默然地轉了身,舉著早已紅腫髒污的雙腳,以及疲憊不堪的身軀,轉身離去,從近而 遠,終於離開了老人的視線……

在經過嚴酷考驗之後,爺爺、奶奶、爸爸與他剛過門不久的妻子其心裏各自是如何地苦痛?我們很難設身處地揣摩,為了保全孩子性命,爺爺忍著悲痛將他當時唯一的孩子再度趕出家門,父親當時怎末也不明白,這一離開便是六十年,滄海桑田,回首人事全非,其磨難是尋常人很難想像的。

爸爸要是知道了未來所遭受到的種種磨難,或許賭一睹運氣留在家裏也比從此永離故鄉還要好過一些。

(續)

clip_image001

爸爸年輕時候的相片

 

2012 年 01 月 03 日

上海一遊有感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4:17 下午

1.在地鐵上見到一年輕男子倚著車門搖搖晃晃地就這末吐了一地,但旁邊的人視若無睹的模 樣,使我吃了一驚。

2.過後不久,一婦人手上懷抱著一個體積有點過大的”孩子”在車廂裏向人乞討,那乞討時彷彿遵守SOP的標準作業,使人感到有些疑惑,後來見到一名座位上眼神頗為邪氣又猥瑣的男子時,忽然讓人明白了些什末。

3.行走在豪宅群中的宛平路時,被人喝止『不許拍照!』,大概所經過的地區是個達官貴人的居所。

4.在知名百貨公司一樓廁所裏,見到名牌TOTO小便斗,但小便斗的防水襯邊居然是以黃色的強力膠代替原本應該透明無色的silicon封膠。

5.著名的上海步行街,每個路口都有公安站崗,給我們這些外地人一種安心感。但沿街突然出現的小伙子們蹦跳著硬要塞一張廣告單給你,以及在衣服上刻意縫製補丁的乞丐不住地向你點頭,則使人吃驚。

6.搭乘公交車或地鐵,無論在購票、上下樓梯、乘車、等車的任何時候,都有人會嚐試更往前推進一點,完全不把插隊的行為當一回事兒。

7.上海市容整潔,統一種植在街道兩側的梧桐在寒冷的冬天,更顯冷冽蒼勁之美感,在規劃上明顯勝出台北許多。

8.回到桃園機場,取行李時,竟又被操著大陸口音的一位大嬸給插隊了!

9.上海天氣雖冷(當時才兩、三度左右),但風勢不似台灣強烈,於是沒有台灣冬天那種刺骨感。

10.真正石庫門的老建築頗有味道,但數量已急遽的減少,當地居民說我們拍照的地方不久後也要拆除了!祇是石庫門這種老建築處在上海林立的高樓大廈之間,總有一種矛盾感。

11.石庫門是一種中西合璧式的建築,屋內沒有廁所,欲如廁則須前往設在戶外的公共廁所中完成,垃圾亦集中在戶外某處堆放,但顯然地隨意棄置,尚無垃圾分類之觀念。

12.上海人對生活頗具品味,可以看出在穿著搭配上很費心思,相較於我這種台灣人,我可謂落伍之人。

13.上海人使用新型智慧型手機的比率極高,令人懷疑傳統手機是否已在上海絕跡了,此外,手持平板電腦的人也隨處可見。

14.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車輛極普遍,在上海,行人須禮讓汽車,否則便有被衝撞的危險。

15.不遵守交通道德的車輛極普遍,在上海,公交車帶頭隨意鳴按喇叭;站在靜謐的林蔭大道上,喇叭聲輒然四起,形成一種強烈對比。

16.田子坊的文藝聚落之觀念甚好,極進步,很值得台灣效法;但每間店舖賣得東西都差不多,其中創意的成份也就打折扣了。

17.上海是非常會使用燈光的城市,每至夜晚,街道顯得十分美麗。

18.上海的物價與台北相仿,有些東西甚至稍貴些,但上海遠較台北更國際化,外國人甚多。

19.在大陸,到處可見電動車的存在,尤其是電動機車,吃汽油的機車反而很少見。

照片 043 照片 049

照片 076 照片 111 照片 117

複製 -照片 120 複製 -照片 126 複製 -照片 133

複製 -照片 134 複製 -照片 136 複製 -照片 147

複製 -照片 152 複製 -照片 158 複製 -照片 162

複製 -照片 165 複製 -照片 177 複製 -照片 180

複製 -照片 182 複製 -照片 189 複製 -照片 194

複製 -照片 196 複製 -照片 198 複製 -照片 202

複製 -照片 203 複製 -照片 208 複製 -照片 214

複製 -照片 222 複製 -照片 229 複製 -照片 232

複製 -照片 234 複製 -照片 235 複製 -照片 237

複製 -照片 239 複製 -照片 240 複製 -照片 262

複製 -照片 266 複製 -照片 281 複製 -照片 282

複製 -照片 283 複製 -照片 307 複製 -照片 325

複製 -照片 347 複製 -照片 349 複製 -照片 393

複製 -照片 406

 

2011 年 12 月 23 日

Elgiloy合金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7:47 上午

Elgiloy最初是由Elgin National Watch Co.所發明,係一種非磁性鈷基之可硬化鈷-鉻-鎳系超合金(Co-Cr-Ni supperalloy)。二次大戰後,許多復員的軍人抱怨著他們的愛琴錶(Elgin)無法承受在各式各樣的戰區中,因某些腐蝕環境所導致的磨損現象。因而Elgin National Watch Co.開發了耐腐蝕性優異的” Elgiloy”合金。

Elgiloy之組成大約為40%Co,20%Cr,16%Ni,7%Mo,2%Mn與0.15%C。Eligiloy材料由於具有很高的彈性模數(Elasticity Modulus,約220 kN/mm2)與極限伸長率(Elongation Limit,可超過1,800 N/mm2),因而非常適於彈簧之應用,本身有極好的機械性質、抗腐蝕性(比不鏽鋼更具耐蝕力)、高強度、高延性與優異的耐疲勞性。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elgiloy.com/index.html

http://www.springhouston.c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giloy_%28Co-Cr-Ni_Alloy%29

http://www.matthey.ch/index.php?id=home&L=1

http://www.pan-resources.com/Elgiloy.asp

牧野昇編著 賴耿陽譯著 工業新材料之應用P.123

2011 年 11 月 16 日

推薦:『燃燒吧!歐吉桑』電影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3:24 下午

  電影描述一個即將拆除的老眷村裡,還留著幾位賴著不走的老榮民,在他們平靜的晚年生活裏,遇到一群想要把破敗村子當作練習場地年輕的不速之客們。

  老人們見到這種『侵門踏戶』的舉動,無法忍受!於是放下自己關節上的疼痛,心靈上的沮喪,以及所有精神上的與肉體上的種種苦楚…他們決定作戰!決定為了追尋自我!為了保護某些不願失去的回憶, 彷彿祇有用盡全力,才能通過小小地縫隙,進入寧靜的小天地,重拾那已逝的東西,那怕祇是停留一會兒也好…。

  這是一部小品電影,據說是在高雄左營的勵志新村拍的,殺青後不久,這老村子也就拆除了。我在上週偶然看過以後,竟覺得往日回憶有恃無恐的在心底盤旋不已,發出陣陣迴響,見到我們的妄念盪漾,忍不住也出來打一拳。

  因為我在眷村待了二十六年!與影片中的老榮民一樣,同樣也讓我遇上了村子被拆除的命運。隨著老人的離去,陳舊的眷舍也承受不住歲月的侵蝕而腐朽損壞,如同它們的主人一般,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時間對於這些孤零者的仁慈之處。如今父母既逝,老村子也不復存在,祇有回憶,為了這些事物的存在,還偶然地向我綻出那和藹的、苦楚的微笑。

  想起村子拆遷之初,我們舉家搬到新大樓的時候,當時已患了阿茲海默症的父親,大約不能適應新生活,一日,居然趁我不注意,獨自跑回斷垣殘壁般的舊眷村子裏。昏暗的鵝黃路燈照在蕭瑟的巷口,顯得寧靜而單純,但這是往日熱鬧的眷村所不能够想像的。當我氣吁吁地站在對面路口,見到老先生正在舊家附近盤桓時,一邊疑惑於早已不良於行的老人如何能一個人到達那樣遠的地方?一邊心頭怔忡,對於爸爸的心思,對於我倆所同時交會的這一隅命運,此刻竟有些明白了!於是走上前去,拍拍他略顯頹駝的背,微笑著說:『這裡已不能住人了,我帶你回家罷!』費盡心思,才將爸爸領了回去…,但爸爸當時回顧老家時的表情,我至今不能忘記。

  我總覺得回憶的形式會隨著人的成長而逐漸地發生變化,這回憶現在看來,倒泛起了些親切感呢。我萬萬沒想到,這種破房子,一旦住久了,情感竟是那樣的難以割捨,這場電影我邊看邊笑,也邊看邊哭,不過,還是很推薦這部電影,希望大家有空可以來看看,儘管播放這種冷門影片的戲院確實不大多。

 

  『在最不愜意的生活中,也有陽光閃耀的時候;

    在砂礫與岩石之間,也有歡樂的小花。』              by Hermann Hesse

 

 

 

 

 

電影介紹主頁:http://wargame229.pixnet.net/blog

2011 年 10 月 25 日

PHOTOS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1:42 下午

https://handapon.wordpress.com/2011/10/25/photos/

IMG_0489

花了幾小時漆出來的木箱以及木箱裏的七葉膽

IMG_0490

大岩桐

IMG_0592 IMG_0596

鼠尾草

IMG_0590

我家樓下參加國慶升旗典禮的榮民伯伯們

IMG_0593  IMG_0598 IMG_0595

位於嘉義的『鄰家花園』園藝花店

 IMG_0589

位於嘉義觸口工作站的樹木銀行,值得一提的,這種存放老樹的地方,全台灣僅存三間

IMG_0588

IMG_0587

IMG_0584 IMG_0582 

樹木銀行一隅

IMG_0545 IMG_0543 IMG_0555 IMG_0553

阿里山的雲海

IMG_0529

阿里山的咖啡

IMG_0513

林務局的老宿舍

IMG_0493

坐在宿舍裏的禢禢米上

 

2011 年 07 月 10 日

第四度挑戰,終於取得生涯百勝的杉內俊哉選手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2:18 上午

2011.7.9日本軟體銀行的杉內選手在與羅德隊的比賽中,主投八局,僅被擊出六支零星安打,在無失分的好投表現下,取得十年職業生涯的第一百勝(另有五十一敗),是日本職棒歷史上最快達成生涯百勝的左投手。

image 終於取得生涯百勝的杉內

image

第五局當手套接住岡田一記直衝投手而來的強襲球時,驚訝地發出笑顏的杉內選手

image

三局下半,擊出右外野看台全壘打的松中信彥選手(本季第七支)

image

三局下半,擊出追加點全壘打的松田宣浩選手(本季第十四支)

 

2011 年 06 月 23 日

Photographs in The Past Days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5:15 下午

照片 007  照片 009 照片 011

照片 017照片 013 照片 015

照片 028 照片 029 照片 060

照片 030 照片 059 照片 040

照片 067 照片 068 照片 066

照片 077照片 075  照片 078

照片 080 照片 081  照片 085

照片 082   照片 084照片 083

照片 109照片 091 照片 089

照片 094  照片 097 照片 096

照片 118照片 122  照片 116

照片 123 照片 119 照片 120

照片 125照片 127  照片 126

照片 136 照片 134  照片 130

照片 148 照片 157   照片 146

照片 158照片 150 照片 160

照片 166照片 161 照片 167

照片 183 照片 184 照片 203

照片 176 照片 177 照片 135

照片 155 照片 156 照片 154

2011 年 06 月 21 日

我慢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2:00 下午

《本事經》卷一

『世間有情,一結斷時,於一切結,皆亦隨斷。云何一結?

  是謂我慢。所以者何?諸所有結,細中麁品,一切皆以

  我慢為根,從我慢生,我慢所長,是故我慢一結斷時,

  餘一切結,皆亦隨斷。』

  我見(以五陰視為真實常住不滅的我,例如以見聞覺知心當作是真實不壞可至未來世的永恆不滅存在的我,或是以意識心、極細意識心當作真實不壞的我,或是以澄澄靜靜的心作為真實不壞的我,或是以黑山鬼窟般以為不返觀自我的心即是真我)斷除後的初果人,同時也斷除了三縛結,所謂三縛結者,謂我見、疑見、戒禁取見。均是障礙解脫於生死的惡見,其中我見猶如煩惱(眾生對於三界的貪愛)的根,此根不除,無法解脫生死,出離三界之苦。

  初果人(須陀洹)斷除三縛結(見惑)以後,由於對於三界(欲界、色界與無色界)愛的習氣(思惑)尚未斷除,因此仍有煩惱存在,需靠歷緣對境境界現前時,以智慧漸次地修除這些煩惱習氣的種子。那末初果人斷除三縛結之後,要如何地進一步修證,邁向二果(斯陀含)呢?《長阿含經》中 世尊曾經開示道:

『三結盡、薄淫、怒、癡,得斯陀含,還至此世而取滅度。』

  謂初果人滅盡了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的三縛結,接下來要修除欲界愛,首先就要淡薄欲界的淫愛、瞋恚以及無明,如此便可證得二果斯陀含,下一世會出生在欲界天,再下一世會回到人間,而取證四果阿羅漢,就在人間取證涅槃。於是初果人在斷除三縛結之後,仍需要細心地對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法如實觀行,繼續觀行更微細的五陰十八界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無論是所緣的塵或是能緣的識,都是非常住不滅的法,破除對五陰內細微的執著,如此可以實證的法,方謂佛法。二果人仍舊有微細的欲界愛,因此無法出離欲界,下一世仍出生於欲界天,欲界愛的具體顯現,主要就在五蓋障之上,所謂五蓋障者,謂貪欲蓋(貪著五欲,對色聲香味觸有貪著熱惱)、瞋恚蓋(對不如預期的境界有憤恨的心)、睡眠蓋(包括昏沉、睡眠,令心黯淡不得精進修行)、掉悔蓋(心突然燥動叫做掉,對於已經發生的事不能接受而產生憂腦叫做悔)、疑蓋(對一件事猶豫無法心得決定常生憂愁障礙修道)等,五蓋如同蓋子遮覆光明,故稱五蓋。當心不再染著於欲界,因此不再受生欲界,故稱三果(阿那含),意謂不還,不再出生回到欲界故,在斷除欲界愛的過程中,心不動搖,因此未到地定的定力會逐漸具足,而逐漸發起初禪(初禪具有覺、觀、離生、喜、樂等五支功德),因此三果人會發起初禪,初禪是三果人的一項特徵,但證得初禪並不一定就是三果人,三果人(初果乃至四果均是必須依靠解脫道的智慧進行觀行修行,才可能完成,祇是修定是無法解脫三界的,佛世當時也有許多四禪八定具足的外道,但仍無法究竟解脫生死)乃以智慧為修持的行門,定力祇是輔助修除貪愛的工具。初禪的行持需要去除貪愛五欲要脅之事,消除色聲香味觸的貪好,遠離五蓋障,因此禪定祇是斷除欲界愛的一種手段、一種工具。

2011 年 06 月 16 日

小貝殼(致一位小孩)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4:43 下午

絢爛的小貝殼有翩然的旋律

石卵上 沙灘裏 聚一首鳴囀的曲

存在是環抱著虹底的秘密

絢爛的小貝殼有著自在的羽

青空上 雲端裏 祛一點陳腐的淤

小手搖曳著白色的歡娛

小口呢喃著古遠的細語

在那美麗清早的晨光下

‘The Alchymist, In Search of the Philosopher’s Stone.’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5:19 上午

image

The Alchemist in Search of the Philosophers Stone

邇來受了工作的影響,總是要面對許多金屬以及複合狀態的種種材料,這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幅英國人的畫作:『The Alchemist Discovering Phosphorus』。這幅1771年由喬瑟夫.萊特(Joseph Wright,1734-1797)所繪製的圖畫,體現了當代對於材料研發特有的環境與精神。喬瑟夫被稱為『首位將工業革命精神表達出來的專業畫家』,以明暗光影的對比技巧著名於世。他的畫作經常發源於鍊金術領域,當時鍊金術大為影響著英國中部地區的科學家與工業主義者,因而喬瑟夫的畫忠實地紀錄了啟蒙時代(Age of Enlightenment)宗教與科學之間的矛盾與鬥爭。

該幅畫作描述著德國一位鍊金術師辛尼格.布蘭德(Hennig Brand)在1669年煮沸著置有尿液的燒瓶中發現了這種在空氣中會自燃的物質,並取自希臘語phos (光)及phoros (傳遞体) 將這種物質命名為『phosphorus(磷)』。

 

2011 年 06 月 08 日

3D畫展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2:15 下午

055  060  063

 065  067

068 071

 073  077  081

 088  096

 094  093  100

 098  116

 102 108 106

2011 年 06 月 01 日

日記 100.5.31(M)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3:30 下午

    受了I.W. issue影響,余好似側身於嶙峋之崖邊,四周復遭眾多惡獸所圍,形成一種進亦難、退亦難的尷尬氛圍,頗有不勝唏噓之感。夫人者,仁義禮信為其本也,更有甚者,迴脫流俗,驅除妄想,慎爾幽獨,不淪於庸碌名利欲惑之中,斯為超脫凡夫之輩,但世人每見此類人,以為愚拙,不會鑽營應對,遂哂笑之。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余常奉為圭臬;得意時勿恣意,失意時勿抑鬱,余常勉於左右。奈何習氣偏重,過咎甚大,累世造業不少,故輪轉生死,無須臾少息。而余性迂拙,難投時好,故知己無多。又常見古來未有之事,而今有之,深感人心不古,輒有災變現世,常不能堪忍於顛沛患難之中,每思及此,其沉痛有不忍言者。

    弘一師常謂:『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值此末法時代,更顯受用。然欲奉此原則而度世者,非菩薩種性所不能為。

    五陰虛妄不可恃,自即日起,每年例做遺言一封,早作準備,冀以待死之身,猛力精進,迴向安養。

    『余年三十一歲,即令死去,亦近中壽。此身虛妄不可恃,意識亦生滅變異無常,終歸磨滅,早晚會壞,故無絲毫可悲可惜之處。印光大師常道:「直須將一個﹝死﹞字(原註云:此字好得很),挂到頭顱上。」凡學道人,應將此句奉為圭臬也。

    自家變以來,時將三載,余煢煢孤立於世間,亦近三年。間或所得盈餘,多施借於友人親屬之急難中,故積貯無多。統計目前現金…(中略)。

    凡此等產業及現款金銀器皿設施等,扣除賦稅後,悉皆捐獻於OOOOO,以此功德迴向累世父母,祈求 彌陀世尊慈悲攝受,往生淨土,悟佛菩提,圓滿正覺。』

2011 年 04 月 19 日

何謂質直心?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2:23 下午

《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六:

「復次,善男子!云何菩薩質直心也?菩薩摩訶薩常不犯惡,設有過失即時懺悔,於師同學終不覆藏,慚愧自責,不敢復作,於輕罪中生極重想,若人詰問,答言實犯。」

 

 

2011 年 02 月 14 日

《佛說五王經》中對“苦”(八苦)的說明(其二)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11:41 上午

    何謂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憂悲惱苦。』是為八苦也。

以上便是世尊對於八苦的簡要敘述。接下來首先說明的是『生苦』,遠在兩千五百五十五年前,可以發現佛教對於母親懷胎的過程與現代醫學有極切實的敘述,這是當時任何宗教、科學所不能及的地方。

    何謂生苦?

    人死之時,不知精神趣向何道,未得生處,並受中陰之形,至三七日父母和合,便來受胎。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臠;五皰成就,巧風入腹,
吹其身體;六情開張,在母腹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母噉一杯熱食,灌其身體,
如入鑊湯;母飲一杯冷水,亦如寒冰切體;母飽之時,迫迮身體,痛不可言;母饑之時,腹中了了,亦如倒懸,受苦無量。至其滿月,欲生之時,頭向產門,劇如兩石挾山;欲生之時,
母危父怖,生墮草上,身體細軟,草觸其身,如履刀劍,忽然失聲大呼。此是苦不?

    諸人咸言:「此是大苦。」

人死以後,尚未入胎之際,有過渡時期的中陰身存在(若是有情受地獄報則除外,受地獄報者無中陰身,直接落入地獄道中受苦),也就是一般人常講的靈魂,人在呼吸氣脈停止後,短時間內仍尚有覺知性,因五根身損壞故無法對外表達自己的心意罷了, 佛於《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曾云:「至命終時,意識將滅;所作之業,皆悉現前。」,在命終之後,意識會逐漸的滅失,今生所作的種種善惡業一時之間悉皆現前,意識在極短時間領受了知之後,便逐漸地消失,次第進入正死位,因此在正死位中是沒有意識心存在的,此時意識心是斷滅不存的,待正死位過後,在末那作用下令第八識生起中陰身時,意識才會在中陰身中再度生起,此時的意識與此世尚有連結,因此認得今生的眷屬親友,然中陰身每七天生滅一次,每生滅一次中陰身與意識的功能就越差,因此頭七時能說服亡者儘速往生是很重要的,這有利於亡者投生於較好的生處),第八識受了中陰身、第七識末那與第六識意識的無明遮障影響,導致阿賴耶識入住母胎執持受精卵,阿賴耶識執持受精卵後,原有這一世的中陰身與意識便消失不再現起,永遠地滅盡了!由受精卵逐漸衍生茁壯的色身再重新逐漸出生這一世的意識(這在醫學上也獲得了證實,意識心是在胎兒出生過後十數周後才逐漸生起的,在第四個月中才逐漸成長出最初的意識,這是有醫學根據的事實,亦與三千年前的 佛語相符),因此此世的意識心不能憶起前世的過往,以此世的意識非同於前世的意識故,而第八識恆而不審,與三世的我非一非異故。

有情入胎以後,第一個七日如薄薄的奶酪,一直到第四個七日才逐漸形成小肉團一般的身軀;此時意識方逐漸重新生起,因此可知意識是本無後有的生滅法。生藏在脾上,熟藏在脾下近脊。胎兒夾處於兩藏之間,實在異常之辛苦。母親飲用一杯熱食,此時胎兒身體如同被熱湯澆灌;母親飲一杯冷水,胎兒身體如受寒冰切割之苦,母親飽時,孩子受到器官的逼迫,痛不可言;母親飢餓時,腹內空空如也,嬰孩此刻如同被吊掛在腹中,其滋味同樣不好受;到了產期,欲臨盆之時,胎兒頭向產門,身體受到產道的壓迫,此時母危父怖,胎兒的皮膚細軟,出生以後初次接觸到世間物質,皮膚受到強大刺激,如被刀劍切割,忽然失聲痛哭,此非苦否?

父母養育孩子至長大成人,此時自視年輕,不自裁量,無有節制;終至年華老去,眾苦侵逼,百病叢生,此時即使榮華富貴諸樂在前,亦無法受用,故不覺為樂,豈非大苦?以下是 世尊對於老苦與病苦的解說,其字義顯明,不作贅述。

    何謂老苦?

    父母養育,至年長大,自用強健,擔輕負重,不自裁量,寒時極寒,熱時極熱,饑時極饑,飽時極飽,無有節度;漸至年老,頭白齒落,目視[梳-木+目][梳-木+目](按:CBETA上所載資料為此),耳聽不聰,盛去衰至,皮緩面皺,百節痠疼,行步苦極,坐起呻吟,憂悲心惱,識神轉滅,便旋即忘,命日促盡,言之流涕,坐起須人。此是苦不?

    大王答曰:「實是大苦。」

    何謂病苦?

    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謂四大?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地大不調,舉身沈重;水大不調,舉身[月*逢]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風大不調,舉身掘強,百節苦痛,猶被杖楚。四大進退,手足不任,氣力虛竭,坐起須人,口燥脣燋,筋斷鼻坼,目不見色,耳不聞聲,不淨流出,身臥其上,心懷苦惱,言輒悲哀,六親在側,晝夜看視初不休息,甘膳美食,入口皆苦。此是苦不?」

    答言:「實是大苦。」

                                        (續)

2011 年 02 月 09 日

家中的花草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3:16 下午

IMG_0080 IMG_0067 IMG_0102 IMG_0053

                         瓜葉菊

 IMG_0065 IMG_0057

                           茶花

IMG_0103IMG_0055

                          水仙

IMG_0070 IMG_0069

                         薄荷

IMG_0068 IMG_0066

                     高羊齒與兔腳蕨

IMG_0059 IMG_0058

                          鐵線蕨

2010 年 12 月 02 日

韓國草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2:13 下午

  由於工作緣故,有一週的時間沒有回家照料庭院,以致於院子裏的盆栽與草皮發生集體枯萎的事件,想一想當初還真是應該抽空來澆澆水的(因為過於相信管理員的保證會來替我澆花,以致於面臨到今日的窘狀)。也由於自己對園藝十分陌生,因此上網找了些資料,看看能否將快要罷工的植披們拯救回來。(資料取自:資料取自:台大草地研究室)

  原來草皮種的草為韓國草,目前台灣的韓國草大多被改良後的台北草或斗六草所取代。韓國草學名為結縷草屬(Zoysia)植物具有C4型葉部解剖構造,歸類為熱帶型植物。一年只有一個生長季,春天恢復生長的時間,隨物種與品種的不同。一般而言,四月到十月為其生長季 節,冬季休眠期,耐冷品系可維持青綠,不耐冷的品系則會出現葉片黃化的現象。結縷草屬植物在原生環境下,可產生種子並利用種子進行擴散與繁殖,但是種子實生苗的生長速度慢,且種子採收不易,極耗人工,價格昂貴。除了日本芝有商用種子銷售外,其他馬尼拉芝及高麗芝等結縷草,在人工栽培時,多不採用種子種植。

  結縷草為多年生植物,對土壤的適應性良好,可生長自砂土到黏土的各種土壤質地,以及由酸性到鹼性的土壤環境。雖喜好潮濕環境,但不耐浸水。結縷草在溫濕的環境條件下可生長於遮蔭的地點。雖然結縷草具有優越的耐旱性,但當缺水時,結縷草葉片卻也是最快發生捲曲的現象,此正是其耐旱的生理機制之一。結縷草最適當的生育環境條件為中度肥沃的土質,土壤酸鹼值在5-7之間。欲獲得優良的草坪,結縷草在生長季節每個月每公頃需施用有效氮素約10公斤,並給予適度的灌溉。

  雖然結縷草耐旱耐貧瘠,但要維持草坪的美觀,結縷草仍然需要施肥與灌溉。維持結縷草持續的生長,在夏季高溫每週需灌水2.5-4公分,如果土壤質地偏沙質,最好能分2-3次灌溉,也就是每週灌水3次每次灌水約1公分深,如果土壤質地良好,可每週灌水1次灌足2.5-4公分。長成的結縷草草坪並不需要重肥,在一般家庭庭院的草坪,一年在晚春及秋初分別施以1-2-1的複合肥料各一次,施肥量以施用的複合肥料中的氮素為計算基準,每公頃建議施用10公斤的氮素。

  一般庭院用結縷草草坪的割草高度建議維持草株在1-2英吋高,在夏季高溫快速生長季節,約需每週割草一次以維持草坪最佳品質。

  韓國草特性:風土適應性佳,任何土壤皆可種植,耐熱耐踐踏,草皮形態優美。發芽適溫:25-33℃ ,發芽天數:15-20天。雖然可以過冬,但是冬天草色易退影響美觀,春天時可立即恢復,但匍匐性較差,使用者應注意。韓國草只要每天澆水,就會生長,冬天的時候韓國草的顏色會變枯黃。夏季,二星期修一次,冬季一至二個月修一次,就可獲的良好的草坪。如有固定澆水還是枯黃者,需進行施肥,二到三個月施氨素(尿素)一次。一般常用的是化學肥料,如台肥39號、台肥5號和台肥43號,三種肥料交互使用,效果不錯。

02原本美觀的草坪

 

             照片 003    照片 004

讓我糟蹋後開始發黃的草皮

 

2010 年 11 月 23 日

西方一神教不鼓勵素食論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3:04 下午

詳細比對世界五教的教義後,可以發現彼此許多完全不互溶、不相符、不契合且彼此相互攻訐矛盾之處,非單純為常人所云之:『均是勸人為善之宗教耳』,尤以一神教以其教主創造萬物世界之說迥異於佛教故,可知五教合一之說實不足取,此乃削足適履未符邏輯思考之妄語,決不值識者之一哂也。

如《舊約全書》〈出埃及記〉19:5-6:
「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 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

如《舊約全書》〈出埃及記〉19:24:
「耶和華對他說:下去吧,你要和亞倫一同上來;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闖過來上到我面前,恐怕我忽然出來擊殺他們。」

如《舊約全書》〈出埃及記〉20:1-7:
「神吩咐這一切的話說: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以上為猶太舊約聖經出埃及記的一段節錄。由上面的文字中可以得知一神教中的神-耶和華,是近似具有人類習氣的、會對人慈愛,有時也會憤怒、殺生的神,試問會擊殺百姓的神是全能的神應有的行為嗎?試問會嫉妒人們信奉其他神明而會追討其罪的神是全能的神所應有的行為嗎?試問稱其名諱便要發怒的神是全知全能的神所應有的行為嗎?試問執著土地都是我的的神是全能的神所應有的行為嗎?(此即與佛教有大異之處,佛教依第八識如來藏不生不滅之體性而講求眾生平等,最初機的學佛人尚且需要遵守五戒,不得憤怒、不得殺生、不得妄語,何況是最為清淨的 佛呢?此外,在佛教的經典中認為三界天人中的欲界六天仍有男女貪慾,故仍貪嗔癡具足,福報雖大,仍與我人同具飲食、男女、睡眠諸欲;色界十八天中的色界天人即已沒有男女相,全屬於中性身,因此沒有男女貪慾,以色蘊為界,無五欲,以禪定為樂,但仍有瞋心未除;無色界四空天之天人僅餘意識精神狀態,已無實質色身,以意識之功能體性為身,無色蘊,卻仍有受想行識四蘊,故曰無色界,此界之人常住定中,妄念極少,何況有慈愛、憤怒等粗劣的情緒起伏)。

因《舊約》與《新約》中認定猶太人為上帝的選民,而歧視其他種族,使得種族優越主義散播於西方世界,這是導致世界紛亂的一個主因(這個因素直接間接地造就納粹德國對於猶太人的反噬)。我們從《舊約全書‧創世紀》中可以觀察到:

「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便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有一日,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 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甚麼變了臉色呢? 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耶和華對該隱說:「你兄弟亞伯在哪裏?」他說:「我不知道!我豈是看守我兄弟的嗎?」耶和華說:「你做了甚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裏向我哀告。地開了口,從你手裏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該隱對耶和華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你如今趕逐我離開這地,以致不見你面;我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凡遇見我的必殺我。」耶和華對他
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於是該隱離開耶和華的面,去住在伊甸東邊挪得之地。該隱與妻子同房,他妻子就懷孕,生了以諾。」

《舊約》沒有告訴我們,何以夏娃與該隱的妻子可以懷孕生子,而不必再依靠耶和華創造生命?何以該隱向上帝求情後,便可獲得因果報應的改變(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倘上帝接受了該隱的求情,何不直接赦免他的罪?使該隱免於為人所殺的恐懼?又何不使那些被祂創造的人不對該隱發出殺人的惡念就好?而祇是做了要是殺了該隱的人,必將獲得七倍報復的宣言;要是該隱落入阿拉伯人的手裏時,不曉得他們是否會遵從耶和華的指示?),上述這個疑惑顯然無法在聖經裏獲得完滿的解答。

佛教經典對於生命的起源則處處有很清楚詳細的解說,例如《長阿含經》卷10(一三)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大緣方便經第九:

「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寧有身觸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緣名色有觸。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答曰。無也。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CBETA, T01, no. 1, p. 61, b5-22)

又例如《中阿含經》〈大因經〉:
(佛陀說:)「緣名色故則有更樂。阿難!若有問者:『名色有緣耶?』當如是答:『名色有緣。』若有問者:『名色有何緣?』當如是答:『緣識也。』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
「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無也。」
「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
答曰:「不會。」
「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
答曰:「不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

其中名色以名身與色身謂之;物質性的身體即為色身,非物質性而能與語言文字相應的六識心即為名身(即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兩者(六識名身與物質色身)共同存在而運作則能瞭解外在的名言境界,如同人類可以互相溝通或瞭解周遭環境。而名、色二法不能單獨存在,必須要有其他法作為條件才能存在,至於是需要什末法呢?需要另一個識的存在作為名色的所依才能存在(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有識的存在,才有名色二法的存在。

 
接著 世尊問道:『若識不進入母胎中的受精卵,會有名色發展成現在這樣的身體嗎?』阿難答:『不會!』 佛陀又問:『若是識入胎即行離開,會有名色合成受精卵嗎?』(我們可以發現到兩三千年前居然有如此接近現代醫學的回答,令人驚訝!)阿難答:『不會!』
物質的受精卵為何會有胚胎發育的功能,是由於有『識』(第八識)的進入,使得單純是物質色法的受精卵,可以有分裂發育的功能。亦即若是識沒有進入,或是識進入又離開了,受精卵便無法分裂發育,成為死胎。在受精卵的最初階段並沒有神經細胞或著腦細胞存在,因此不會有意識等六識存在,是以,意識等六識是被出生的法,是生滅法,而入胎識第八識則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在出生前就已有『因、習、本、緣』留存在入胎識中,雖則因(原因)習(習氣)本(根本)緣(條件)等業行被記錄在識中,但其識無我、無我見、無我執,沒有我的觀念存在,無生無死、非去非來,依業緣令有情受報爾。因此『緣識有名色』中,名、色、識是三個不一不異的法(或直接或輾轉由第八識出生故),六識為一期生死之法,入胎後既已滅盡,不能去到後世,唯第八識貫穿無量世,隨業受生不同的業道中。

回到《舊約》,《舊約》又描述亞當、夏娃生下該隱、亞伯,兩兄弟手足相殘,如此世代輪遞成為猶太人,而上帝耶和華竟貪愛頭生羊的血肉獻祭(牧羊者亞伯),而不喜好該隱種地的出產物,這不是真正有創造能力者所應表現的行為,真正有能力創造人類與萬物者,既然可以隨意創造萬物,那末對於所創造的事物便不必貪愛,貪愛某一方的祭品顯然不是創造者應具備的資格與條件。

《舊約全書‧創世紀》:

「Everything that lives and moves will be food for you. Just as I gave you the green plants, I now give you everything.」

「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

雖則舊約中禁止人們喫食帶血的肉,但這樣對於眾生有情的誤解,導致將活著的動物當作蔬菜一樣可以任意當作食物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任意殺伐畜生道眾生,必然危害人類自我的生存,是毫無利益的一種做法。相形之下,佛教便有禁止食肉的通例,可知一神教與佛教之義理差異甚大,茲有下列經文可証:

如《佛說象腋經》卷一:
「若有菩薩欲通達陀羅尼章句,當好淨行,不食於肉,不油塗足,不往多眾,常於眾生起慈悲心,亦莫作非法不淨之人而讀誦經。」

如《入楞伽經》卷八:
「大慧!我於象腋、央掘魔、涅槃、大雲等一切修多羅中不聽食肉。」

如《央掘摩羅經 》:
「佛言我於無量阿僧祇劫捨離一切魚肉,不淨之食,亦教眾生,令捨離故,生美妙身。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生死輪轉,無非父母兄弟姊妹,自肉他肉則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

如《梵網經》: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食則斷大慈悲佛性種子,眾生見而捨去,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菩薩戒。」

如《法滅盡經 》:
「吾涅槃後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飲酒噉肉殺生貪味,無有慈心更相憎嫉。時有菩薩、辟支、羅漢,精進修德,一切敬待,恒以經像教人奉事,作諸功德志性恩善。眾魔比丘咸共嫉之,誹謗揚惡,其魔比丘命終後,精神當墮無擇地獄。法欲滅時,諸天泣淚,水旱不調,五穀不熟,疫氣流行,死亡者眾。」

如《鬼問目連經》:
「鬼問言:我一生已來,多有兒子皆端正可愛,卻皆早死。令我痛不可言。何罪所致?目連答言:汝為人時,見兒殺生,助喜食肉,殺生故短命,歡喜故痛毒。而今受報,果入地獄。」

如《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塚間住者,諸菩薩等常起慈心、廣利益心、悲愍一切有情之心。戒行清淨修持具足而不食肉。何以故?諸塚間,多有非人鬼神依止而住,見菩薩若食肉時,彼等不起清淨愛樂之心,反生嬈惱。」

如《華嚴經》:
「菩薩摩訶薩。行法自在時。悉教斷除,閻浮提內,一切屠殺二足四足。普施無畏,離怨敵心,修菩薩行,正法治國。滅除眾生一切苦難。」

2010 年 09 月 16 日

人究竟是箇什末東西? 淺談佛法中的八識論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2:01 下午

 

   對於修學佛法者,對於處在人間的我們來說,首先應該需要瞭解佛法中對於人的這樣一個觀點是如何解析的?

 

世尊在經教中曾經教導我們人類出於世間的實相為何?佛法中認為,人係由不生滅的第八識阿賴耶識直接、間接或輾轉而生,第八識其性猶如金剛,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因此《心經》裏講: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當人們看到『是諸法空相』這一句經文時,很容易使人誤解為一切皆空的空,但這裡談的空並不是一切皆無斷滅的頑空,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又善男子!以何因緣立空義耶?為滅煩惱妄心生而說是空。善男子!若執空理為究竟有,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何以故?若執空義為究竟者,諸法皆無因無果,路伽耶陀有何差別?善男子!如阿伽陀藥能療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藥隨病除,無病服藥藥還成病。善男子!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誰有智者服藥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見,勝起空見,空治有病,無藥治空』。

 

世尊為了去除凡夫執取世間有為法為真實不壞者,故設諸法皆空的空性來對治有病,但空性本身不是一切皆無的斷滅空,而是有一個不與六塵了別不起見聞覺知的本體,法爾如是,不離涅槃本際而隨緣出生萬法,自無始劫來一向如此,非作,非非作,非有為,非無為,非涅槃,非輪迴,非淨非垢,非增非減,非一非異,非去非無去,非來非無來令一切有情不離涅槃而輪迴生死,其具自性卻不與六塵起了別者,依此觀點謂之諸法空相,絕非一切皆空的斷滅外道見,若起有見,勝起空見,空治有病,無藥治空。即便執色身意識為真實不壞我的邪見者尚較認定諸法皆空的斷滅見人要來得幸運,尚且有個來對治,認定一切法為空無的斷滅見者便沒藥可醫了!復次,故謂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皆為生滅虛妄的有為法,而其第八識自性不與六塵起了別,從不作主,依有情各各業風流注種子現行,於其中不起苦樂想,永遠替我們做牛做馬,不曾有一霎那的怨懟,行者細膩地觀行至此,瞭解到諸法實相,因而昇起深妙的智慧,漸次地祛除了世間的眾多庸碌煩惱,於是獲得了解脫自受用的種種功德。

 

回到佛法中對於人的觀點的說明;佛教認為人的出生乃第八識阿賴耶識所持無明與地火水風四大造色種子,並受中陰身(即吾人所知的靈魂,人在呼吸氣脈停止後,短時間內仍尚有覺知性,因五根身損壞故無法對外表達自己的心意罷了, 佛於《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曾云:「至命終時,意識將滅;所作之業,皆悉現前。」,在命終之後,意識會逐漸的滅失,今生所作的種種善惡業一時之間悉皆現前,意識在極短時間領受了知之後,便逐漸地消失,次第進入正死位,因此在正死位中是沒有意識心存在的,此時意識心是斷滅不存的,待正死位過後,在末那作用下令第八識生起中陰身時,意識才會在中陰身中再度生起,此時的意識與此世尚有連結,因此認得今生的眷屬親友,然中陰身每七天生滅一次,每生滅一次中陰身與意識的功能就越差,因此頭七時能說服亡者儘速往生是很重要的,這有利於亡者投生於較好的生處),第八識受了中陰身、第七識末那與第六識意識的無明遮障影響,導致阿賴耶識入住母胎執持受精卵,阿賴耶識執持受精卵後,原有這一世的中陰身與意識便消失不再現起,永遠地滅盡了!由受精卵逐漸衍生茁壯的色身再重新逐漸出生這一世的意識(這在醫學上也獲得了證實,意識心是在胎兒出生過後十數周後才逐漸生起的,在第四個月中才逐漸成長出最初的意識,這是有醫學根據的事實,亦與三千年前的 佛語相符),因此此世的意識心不能憶起前世的過往,以此世的意識非同於前世的意識故,而第八識恆而不審,與三世的我非一非異故。

 

我們可以由一個顯而可知的現量獲得瞭解,由於各人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各不相同,因此各人的面貌、容色、身相、性別、膚色、性格特質均有所不同,唐朝 玄奘菩薩所著《成唯識論》卷五之五中有這樣細膩的解釋:

 

『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

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

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

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恆審思量為我等故;

餘六名識,於六別境,麤動間斷,了別轉故。』

 

     第八阿賴耶識名心,故為心體,乃屬心法,所以並不是空無所有的頑空,然而本身體性微細又非物質法,故一般人難以察覺其存在;集起就是集諸法種、生起諸法之意;第七識又名末那,其體性審恆思量、處處作主,然了別慧極劣,以眾生具足無明,故末那為有覆無記性(有覆藏性但沒有善惡分別,末那的特性便是凡事以率性而作,以習氣習慣而作為思量之依據),阿賴耶識沒有覆藏性,故為無覆無記性;其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各各具有了別的體性,於六塵中執行各種粗細的了別功能,這是佛法中對於八識的簡單介紹。

 

     行者深入經藏深入佛法時,從佛法中的角度來看待一個人時,他將會發現我們一般所認知到的,並不是永遠不壞不滅的東西,而是會生會滅的法;這個會生滅的有為法包含了我們的色身、五識(眼、耳、鼻、舌、身)乃至第六識(意識心,包含有念靈知與離念靈知等,也包括前念已過、後念未起時的短時間離念靈知心、具有神通的心、打坐入定的心等等,其實都是意識心所涵蓋的功能,尤其這個離念靈知特別容易使人誤解為第八識阿賴耶,以離念靈知仍具了別性故,仍為六根六塵六識所攝,故仍為生滅法,故仍非不生滅之無為法,以無為並非是沒有任何作為而稱之為無為故;第八識阿賴耶識方為佛教所稱的真正法身,以不與六陳起了別故,因此《宗鏡錄》卷第四有云:

 


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如來藏即阿賴耶識,這是
世尊明講了的道理)、色根(包含勝義根即大腦,以及扶塵根即肉體),乃至中陰身(即一般世人所稱的靈魂),甚至第七識末那,到了阿羅漢灰身泯智入了無餘涅槃時,僅如來藏獨存而末那永滅之境界,因此第七識意根也是生滅法;惟第八識如來藏為不生不滅之法,但這個第八識離見聞覺知,沒有的認知與存在;從這個角度來看,由於真實的我為第八識,而第八識為無我性,於六塵中從不起貪嗔癡諸想,亦不受苦、樂、不苦不樂等受,因而反觀五陰色身之虛妄不實,故行者於歷緣對境中漸次昇起解脫智慧,而逐漸有能力對治諸煩惱,進而邁進佛道矣。

2010 年 08 月 09 日

爸爸(其一)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3:16 下午

   三十年代的中國政局,除了中國與日本的戰爭外,國共兩黨之間的內鬥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國共之爭其實是內戰,是自己人與自己人相互殘殺的戰爭,是一種兄弟之戰。爸爸是河北人,據說當時省裏有兩個兄弟,哥哥被國民黨拉去當兵了,弟弟被共產黨拉去當兵了,結果竟在戰場上相互開槍,互相把對方給打死了,這種『兄彈弟腹穿,弟彈兄腦裂。』的悽慘結果,是處在和平時代的人們所不能想像的。

   戰亂裏,這種”拉夫”的恐怖經驗父親是實際體驗過的,並且使得他未來所遭受到的命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河北,父親的農村生涯,在一片亂局之中,不久便忽然地結束了。

   一九三五年底,老爸於北京昌平家中,為共產黨所縛,終於成為歷史上軍隊”拉夫”的實際見證者;由於當時父親的年歲較小,且毫無作戰經驗,因此充作雜役,總算沒有上戰場作戰,雖然父親祇是一個綁來的雜役,在部隊裏的作用不大,但處在亂世裏的這個無辜的青年眼中卻因緣際會地初次見證了戰場上無盡的殘酷與廝殺。

   『我不能留在這裡!』

   『再這末下去總有一天會像其他那些人在戰場上莫名地死去。』

   『不是狠心去打死人,再來就是給人打死,死了連個名字連個墳也沒

     有,就這樣消失在陌生的土地上。』

   『那末爸爸、媽媽該怎末辦?我那口子又怎末辦?』

 

   受了殘酷無情戰爭的洗禮以後,父親硬下心腸終於興起了逃亡的念頭。

 

   戰爭的洗禮使得這鄉下地方的小小家庭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與影響,由於戰亂遍地,一群群最叫人痛苦的受害者出現了,那就是難民與逃兵。逃兵其實也是難民的一分子,以現在的角度看來,政府所不許的事,做了就是犯法,要受到處分的,可是在亂世之中,所謂政權的掌握者,通常也扮演著觸犯法律的身份,法令的公正搖搖欲墜已是社會的常態,平民百姓們則永遠祇能在動盪的時代中,付出自己的血與淚。

   一日,父親趁隙自共產黨軍隊脫逃,雙手脫離了繩圈的束縛,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方向,但獲得自由的興奮掩蓋了這一切,年輕的父親有的是精力與希望。總之,要趕緊離開這裡!離開這個隨時要丟失性命的牢籠。父親步行多日,就在難民與逃兵的兩重身份中,歷盡艱辛,總算回到土樓村,回到故鄉。但是接下來的結果卻是爸爸萬萬所想不到的。

  

   『孩子!』

   『走罷、你走罷…』

   深夜裏,爺爺站在門口,向渾身沾滿了泥土、疲倦不已的這位最期盼最

   親切又最不忍的訪客無奈地揮著老邁而嶙峋的右手。

 

   『爹…』

   父親強自支持倦乏的身體,眼睛緊緊地注視著眼前的這個悲傷的老人,

   老人看起來那樣的虛弱,感覺是那末地熟悉而又陌生,奇妙的感觸使得

   父親不自覺地向爺爺說了似言未言如細絲般的話語。然而爺爺似乎並沒

   有理會他唯一孩子青澀而無辜的眼神中的訴求,繼續說道:

 

   『孩子阿!走罷…』

   『你留在這裡再給那些軍人抓到,命可保不住阿!要給人槍斃的…』

   『你媽還有阿蘭我會同她們講的,知道你還平安也就夠了!去罷,到一

     個安全的地方,或許有一天我們還能相見。』

   爺爺倚在門邊無力地說著,眼眶佈滿了因長期疲倦與悲傷所產生的血絲

   和皺紋,眼淚不住地流著。

 

   時代的悲劇對於一位不滿十八歲的青年似乎毫無留一點情面的意味,正以最大的惡意直指而來,是什末緣故呢?是什末力量把一個人的生命給徹底的改變了呢?世俗的我們仍不能分清,就像米蘭崑德拉中看似令人費解的『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題目,因緣像影子一樣看起來毫無實質,但卻精確地默默地精微地彈奏著人生的樂曲,以沉默的法則擺佈操弄著我們的命運。

 

   聽見爺爺悲切的話語,父親沈痛地點了點頭,腦子裏似乎領悟了些什末,以顫抖的聲音說著:

   『爹…你要顧好身子…我…我…』

   『走罷…走啊!』

   爺爺噙著淚水向爸爸說了最後的一句話。

 

   就這樣,父親連一句實際再見的話也沒說出口,就這樣,懷著忐忑的心,向著遠離故鄉的方向,朝著一個被烏雲籠罩似的未來,黑夜裏,門口的榆錢樹搖動著枝枒,寒冷的風吹拂在父親破爛的衣裳上,彷彿加深著深夜裏蒼涼肅穆的無助感。爸爸默然地轉了身,舉著早已紅腫髒污的雙腳,以及疲憊不堪的身軀,轉身離去,從近而遠,終於離開了老人的視線……

 

   在經過嚴酷考驗之後,爺爺、奶奶、爸爸與他剛過門不久的妻子其心裏各自是如何地苦痛?我們很難設身處地揣摩,為了保全孩子性命,爺爺忍著悲痛將他當時唯一的孩子再度趕出家門,父親當時怎末也不明白,這一離開便是六十年,滄海桑田,回首人事全非,其磨難是尋常人很難想像的。

 

   爸爸要是知道了未來所遭受到的種種磨難,或許賭一睹運氣留在家裏也比從此永離故鄉還要好過一些。

(續)

 

DSC01388

曾祖母與爸爸小時候照片

 

DSC01401

小時候的我

 

DSC01379

爸爸年輕時候的相片

 

DSC01331

 

 

 

 

 

 

 

 

2010 年 07 月 21 日

二手書裏的意外收穫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4:30 下午

日前在舊書肆裏隨意購得的一本舊書,攜回翻閱以後,忽然自內頁掉落一張薄紙,紙上的標題寫著『銘傳女子商業專科學校』十個大字(也就是現在位於圓山,最初由前身銘傳育幼院演變而來的銘傳大學,在民國六十九年當時,仍係屬於女子專科學校)。

這才知道,原來這本書已有超過三十年的歷史了!原來這本三十年前的老書居然還曾經是學校所採用的教科書,在經過無數命運的轉折之下,暫時地落在了我的手上,爾後此書將流落何方?尚未可知,此恐亦非當初書的主人(由書首的題字知道最初購書者是一位梁姓小姐)所能預料得到的。雖然經過三十餘年,書的保存仍很不壞,精裝本、印刷清楚,以當時的定價一佰元而言,可謂所費不貲,可以想見當時讀書之不易。三十年前,民國六十九年,正是朽人出生的當年,三十年後,由窮小子照價一佰元購得,究其道理,唯有因緣二字可以形容。

從這張紙上所載文字,可以看出許多現在人們已不能了知或已逐漸淡忘的歷史,倒是頗有些意思。例如行事曆上寫道:三月八日 國際婦女節,放假一天、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先烈紀念暨青年節,放假一日、四月五日為先總統 蔣公逝世紀念日,學校放假一日、十月二十五日 台灣光復節、十月三十一日 先總統 蔣公誕辰、十一月十二日 國父誕辰、十二月二十五日 行憲紀念日…種種等等相信未來將逐漸地為年輕一輩所遺忘的紀念日;二十世紀是自由主義萌芽的時代,二次大戰是自由主義危困的時代,主義自由地演變到了現在,大概可以算是氾濫的時代罷,究其道理,還是祇有因緣二字可以形容了。哲學家史賓塞說:『沒有人能完全自由,除非所有人完全自由;沒有人能完全道德,除非所有人完全道德;沒有人能完全快樂,除非所有人完全快樂。』以這樣的標準來看,我們所謂的"自由"已不能及格,以道德觀的變化來看,有每況愈下的危機,而現代人所謂的”快樂”,則更不能以為然了,這足以代表我們所處環境的一種無形的困頓,祇是沒有人願意去面對瞭解去承認罷了。

DSC01345

2010 年 07 月 17 日

隨筆 『追個什末?對為亡者追薦的幾點看法』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12:49 下午

   人一旦到了相當年紀,在心思上或實際生活中,免不了要遭遇生死問題的這一道關卡,無論所發生的對象是誰?總多少能引起我們對於生死現象的一點疑惑與動搖,而在我們物質上和精神上的生活起了如漣漪般的迴響變化,隨時間演進終而漸趨平靜,最後埋首於社會這個麻醉缸中,逐漸忘記自己也會死去的這一個事實。

 

      慎終追遠的觀念佔了中國習俗一很大的成份。許多的儀禮是為了死者施設而並非為了活著的人,這對處在現代的我們而言,實際上是很令人費解的。例如『冥婚』,這個眼下仍時有所聞的古代風俗便可謂為人所熟知,且相沿不衰。除了死人與死人結婚外,還有活人與死人冥配的風俗,雖然按周禮這部書的解釋,兩人生時無名分而死後合葬使相從的作法,是違背禮儀而不被允許的,即使官方告知這事兒是不合禮儀的,但老百姓們卻不管這末多,管不了這末多,所以冥婚一俗迄今仍相沿不衰,流行到現在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最為人所熟知的冥婚事件可以算曹沖冥婚的故事了,三國時代,曹操的兒子曹沖曾以阿基米德定律(Archimedes’
law
)測量出大象的重量,是一個天才洋溢的小神童,可惜天不假年,十三歲時即病歿了,死的時候他的老爹曹操難過已極,認為這小孩連婚都還沒結就死了,實在可憐,因此打定主意要替他主持一次『冥婚』,後來雖然碰了手下邴原的一次釘子,不願將他同樣早死的女兒許配給他,不過這次曹操很有度量,並不生氣,最終還是找到了一位甄家的女孩兒,同他深愛的兒子曹沖,來了一次合葬,這是有名的曹沖冥婚的故事。

 

我們很可以理解,這個歷史的成因乃是在世的活人希望已逝的死者能夠遂其心願(無論是活著的家人抑或是死去的雙方),在死後的世界裏,仍能獲得良好的生活條件並團聚在一起,豈不是對陰陽兩造均係兩全其美的事兒嗎?除了冥婚以外,『追薦』也是我們所熟知的對死者追福的一個習俗。從資料上來看,在初喪後三日或五日,請僧道做佛事,謂之『度亡』,爾後,每遇七日,便做佛事超度亡魂,一般稱為『做七』,除了「做七」之外,如百日、期年、再期、服除、以及以後每年的七月十五、十週年、廿週年,也會請僧人來作法事,這些法事,便稱為『追薦』,以為亡者增補祈福故。

 

或者有人說設若父親做了種種惡事,但是因為兒子做了種種善事,所以能夠庇佑他的父親,使他不再墮落於三惡道(畜生、餓鬼與地獄三道,按佛經語,凡人們一旦造了惡業墮到三惡道裏,由於受了惡道裏的愚癡蒙昧果報,便更不易做善,於是時劫長久,不得出離;兩千六百前, 世尊當年於祇樹給孤獨園建建造精舍之時,土地上正爬著一窩螞蟻。 佛看著地上的螞蟻微微一笑,兩旁弟子見到世尊一笑,感到疑惑,便問 佛何故笑螞蟻呢? 佛謂:七尊佛出世過去了,這一窩螞蟻還是受螞蟻身。昔須達為佛營室,佛視地上螻蟻,而謂達言:「此蟻毘婆尸佛以來,經今七佛,尚在蟻身。」正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人身易失難得,一旦下墮,如同墮到傍生道的螞蟻經歷多劫仍是蟻身,不得解脫,可見造惡之後果深重,吾人不可不慎。),但是這個道理是講不通的。

 

《無量壽經》中 世尊謂:『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由於業是隨個人自身而受報的, 且身口意業個別不同,各人造業各人親得,因此父親造惡,子作善法並不能庇佑父親不墮三惡道。《優婆塞戒經》中一段有很詳的解說:

 

『或有說言:子修善法,父作不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墮三惡道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身、口、意業,各別異故。若父喪已墮餓鬼中,子為追福,當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勝妙寶故。若入地獄,身受苦惱,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復如是。若謂餓鬼何緣獨得?以其本有愛貪慳吝,故墮餓鬼,既為餓鬼,常悔本過,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為者生餘道中,其餘眷屬墮餓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應為餓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臥具、資生所須,施於沙門、婆羅門等貧窮乞士,為其咒願,令其得福,以是施願因緣力故,墮餓鬼者得大勢力,隨施隨得。何以故?生處爾故。諸餓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膿,或有食糞,或食血汙、嘔吐、涕唾,得是施已,一切變成上妙色味。雖以不淨蕩滌汁等施應食者,然有遮護,竟不得食,如是施主,亦得福德。何以故?以施主心慈憐愍故。若有祀祠,誰是受者?隨其祠處而為受者。若近樹林則樹神受,舍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復如是。是人祀已,亦得福德。何以故?令彼受者生喜心故;是祀福德能護身財。若說殺生祀祠得福,是義不然!何以故?不見世人種伊蘭子生旃檀樹,斷眾生命而得福德!若欲祀者,應用香、華、乳、酪、酥、藥。為亡追福,則有三時:春時二月,夏時五月,秋時九月。』

 

      這是說追薦的法,在天、人、畜生與地獄四道中是不適用的,過往的親人若生上述處所,即使辦了廣大莊嚴的追薦法會,親人一樣領受不到,唯有落入餓鬼道或落於餓鬼道的修羅,才可以領納追薦的福德,但祇能改善墮落於餓鬼道的依報,但其正報的餓鬼身與餓鬼道的環境卻無法免除,仍舊得在餓鬼道中生活。

 

      那末,何以說唯有餓鬼道能領受追薦的福德呢?這是因為天界的物質殊勝,天人不需要次等追薦的東西,這有點像是例如某日有隻平常受你照顧的小貓不知從哪裡叼了一尾死魚來供養你一樣,雖然貓咪認為這是牠所知道的最上好的妙食,但你不會看得上眼,所以不會受供的。所以人間追福的食物,天人是用不著不會受供的。至於受生到人間與畜生道者,則更不會收到追薦的食物與所化的冥紙了。由於造作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而墮落於地獄道的眾生們則由於受種種大苦惱不斷,一心一意祇想免除悽慘的地獄苦,因此也受不到追薦的物質享受。

2010 年 07 月 07 日

『一寸山河一寸血』紀錄片的一點內容與感想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4:43 下午

  這個對於抗日戰爭的紀錄片式節目相信在台灣的許多朋友們應該有機會看過。也由於自己曾經住在眷村的緣故,當時看了這部紀錄片以後,感動得眼淚都不知掉了幾回,因為我家老頭子正是身歷那時代悲劇的人,因此那時候不敢給家裡的老爸爸看,怕他看了以後傷心,於是都是自己一人偷偷地看的。抗戰當時,爸爸還不到二十歲,他的青春歲月便拋棄在這亂世之中,飽嘗親人別離、國破家亡之苦,戰爭的洗禮使得原本純樸的農村家庭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與影響,父親於一家人的緣份就突然地為戰爭所斷送了,後來在台灣成了為人所誤解的一群人,他們叫他『外省仔』、『老兵』、『老芋仔』,尊重一點的會稱他們『老榮民』,以為他們受了國家優渥的奉養,是一種不公平的待遇,其實這些所謂的老榮民身處的景況與生活是很苦的,命運的多舜造就了這些苦難的人們,外人是不容易瞭解的。有趣的是,我在村子裏見到這些老人在面對這些外界的磨難與質疑時大多是沉默以對,從不為自己辯護,他們最常使用的回應方法便是『一笑置之』,或許與戰亂所受的痛苦相較,這一點點閒言閒語算不了什末罷,於是用淡淡的微笑來解決一切的問題。最初,為了保全孩子性命,爺爺忍著悲痛將他當時唯一的孩子逐出家門,父親當時怎末也不明白,這一離開便是六十年,滄海桑田,回首人事已全非,其磨難是尋常人很難想像的。父親很少對我提起當時戰爭的事情,彷彿他的魂靈已在大戰中受過不少創傷而不願意勾起當時的回憶一般,即使我要求父親多少講述一些當時的歷程,他也總不太願意提的,到了父親晚年時,我每次問他當時的一點追憶,或者偶然不期地見到了尚在人世的老同袍、老同事,爸爸像個孩子似的,總是要哭,而我也祇能陪著他哭,不敢再多說些什末。大概戰爭是殘酷又駭人的,或許我少知悉一些也不錯,現在想想大約是老先生的一種體貼人的方式。如今七十年過去了,現在想要給老先生看這更版的節目,回味六七十年前的往事,恐也是辦不到的事了,希望爸爸在天上能夠原諒我當初的一點私心。

 

製作人陳君天先生以其令人動容的精神與毅力製作出這部力求真實的抗戰紀錄片(目前已修訂至第五版,名稱更改為『中日戰爭』),以下轉載第四次改版期間,對岸<南方週末>記者夏榆的報導,大家很可以看出來當時人們所遭遇的苦難從而造就的堅毅的心理思想同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這種整日膚淺的追名逐利者的差距,良知尚存者捫心自問一番,豈有不既慚且愧之理乎。

 

———————————————————————————————————————————————————–

 

1995年,《一寸山河一寸血》在臺灣華視首播。此後兩次修改,分別更名為《盧溝烽火60年》和《山河歲月》重播。定於今年8月完工的第4個版本, 新名字是《大決戰》,其中包括新增的一集《戰時延安》。

    
  很長時間,蔣緯國都能聽到蔣介石在浴室中的長嘯。那聲音把蔣緯國嚇了一跳,因為實在不像是正常人的聲音。

  1995年,蔣緯國接受臺灣著名電視製片人陳君天的訪問。他坐在椅子上模仿蔣介石長嘯的聲音。那時候蔣緯國剛剛從美國陸軍航空兵戰術學校受訓歸回,服 役于陸軍第一師步兵第三團,他去看望父親,蔣介石的叫聲把他嚇了一跳。
  2005625日,正在做《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四次改版的陳君天向記者模仿蔣緯國當時發出的聲音,他喊的比我跟你喊的恐怖多了。陳君天說。

  對此,陳君天的解讀是:一個人在那樣高的位置,是很寂寞的。雖然老蔣跟宋美齡相知很深,夫妻間固然會互相幫助,但他還是有不能紓解的壓力。這個人脾 氣非常倔。那是在重慶,時間大概在1941年珍珠港事變以後。老蔣在浴室洗澡,夫人不在的時候,他就大聲狂叫,聲音淒厲。有時叫媽,有時叫爹,這樣的情景 讓人實在沒有辦法想像。他的壓力實在太大,正是抗戰的危急時刻,身邊可信的人又少。他也沒有辦法相信別人。

  這個細節後來出現在陳君天製作的電視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中。

  這套節目的第4版將在8月完成,增加了戰時延安紅色根據地的生活,加進了毛澤東領導的抗日遊擊戰牽制了日軍的事實。陳君天確立的新版原則是,以中國人 的立場,全景紀錄中國軍隊的抗戰歷史,把歷史還給歷史,使真相歸於真相。

  800位見證人

  陳君天為《一寸山河一寸血》工作了10年,採訪的見證人由最初的400人增加到後來的800人。紀錄片由最初的30集擴展到後來的45集。

  即便如此,採用的內容也是素材的九牛一毛

  陳君天接受蔣緯國邀請擔任《一寸山河一寸血》總編的時候有約在先。
  我說我不是歌功頌德的歌德派。我說你必須同意這一點,是事實就照事實講。包括蔣介石,他做了什麼事情,也要照實講。你一定不能規定我怎麼做怎麼做, 我不能失去創作的自主性。蔣緯國同意,但是要求播出的時候看一下。他說只看有沒有錯誤,並不是整個想法的錯誤,而是時間、資料的錯誤。蔣緯國放手讓陳君
天照自己的想法做:誰做得不好,你都可以批評,包括我家老頭子(蔣介石)

  蔣緯國擔任《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監製人。他還聯絡了一些高級將領組成委員會。蔣緯國給了陳君天很大的幫助。除了在工作上的支援,還為陳君天介紹了很多 重要人物。陳君天去訪問一些老將軍時可以直接打蔣緯國的招牌。那些將軍,有的超過100歲,要是不願意接受訪問,誰也沒辦法,但有了蔣緯國的人情,採訪就 很順利。

  陳君天在台南宜蘭的鄉下訪問淞滬會戰時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薛岳。抗戰時,薛嶽是九戰區司令,也是長沙三次大捷的指揮者。薛嶽個子很小,但脾氣很倔。當 時,按照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的戰略部署,就是守著陣地打,守不住就走,避免決戰,保存實力。薛岳接到命令,在長沙死守兩個星期,一旦壓力太大守不住就往衡山 退。薛嶽不服氣:什麼挺不住?我老薛一定挺得住。陳誠和白崇禧急了,坐飛機從重慶到長沙來做他的工作:拜託你不要打了,留著青山在,以後還可以 打。薛嶽拒絕接受調停,罵那兩個人是懦夫。他說:我今天在這裡打定了!陳誠和白崇禧沒辦法,只好回去。他們還沒有回到重慶,薛嶽就把電話打到了重 慶,找蔣介石。蔣介石已經睡覺,宋美齡接的電話。薛岳跟宋美齡說:讓我守半個月就撤離長沙,我不準備這樣做,我就要在長沙打,打敗了我自殺,以謝國人; 打贏了算我抗命,你們槍斃我!宋美齡說:不要這樣講。我跟委員長講。第二天宋美齡就給薛嶽打電話:伯齡兄啊,委員長講過了,你要有這個信心你就在 這裡打,這個時候我們難得有這樣的信心,有這個信心我們為什麼不要呢?你這不是抗命,現在委員會重新再下個命令,配合你。

 陳君天訪問薛嶽的時候,薛嶽已經101歲了,說話已不是很清楚,但記憶力很好。他在攝像機前講淞滬會戰,講他的天爐戰法,就是讓士兵後撤,讓敵人 進來,士兵往兩邊退,等敵人進來包圍了再打。攝製組要走時,老先生到他的書房,提筆為攝製組寫了四個字:精忠報國。“100歲的退役將軍,還在念著精忠報 國,看了讓人動心。陳君天說。

  除了將軍,很多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也是陳君天訪問的物件。當年參加抗戰的年輕軍人到臺灣,慢慢地年華老去。這些人一生戎馬,沒有文化學識,沒有別的技 藝。陳君天說:在蔣經國時代還很照顧他們,給他們工做,替這些士兵找些修公路之類的事情幹,賺一點錢。也有聰明的士兵,可以賣饅頭,開牛肉麵攤。在臺灣 榮民之家榮民就是那些當年曾經為國家流汗流血的人,現在老了,沒有結婚,沒有後代,都是光杆一個人,任何能力都沒有。這些人就被安頓在榮民
之家裡。那些榮民之家分散在各個城市的邊緣,地方很大,每人一間房子,有遊樂的地方,老兵住到這裡,供吃供住,還會給零用錢。

  陳君天十年前在榮民之家見到這些老兵,他們年紀都很大了,小則70多歲,老的都過百歲了。陳君天找到這些老兵,讓他們在攝像機的鏡頭前接受訪問。 訪問工作有個程式,就是對那些老人進行誘導式的追問,首先要問他們當年部隊的番號,問他們的排長、連長、營長的名字。由此就可以確定他經歷過哪一個戰場, 參加過什麼樣的戰役。

  那些老兵比較好玩,這些人做過很多事情,他們會講自己的故事,很單純,也沒必要吹牛,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小兵。他們對戰場的記憶很清楚,你要問他今 天早上吃什麼東西,他可能不記得了,但是你要問他打仗時候的事可清楚了。他們能活到現在很不容易。因為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一個連隊的人上去,不到兩個小 時下來就剩下三五個人。那個時候部隊裡很多當兵的就是同一個村或者同一個鄉的,不是叔叔就是伯伯,要是死掉的話就是一個家族的死掉。所以他們對很多事情記 得非常清楚,這些殘酷的戰爭對他們來說永生難忘。陳君天說。
  
  22場會戰、1117場戰役、9800場戰鬥

  葛先才是當年參加衡陽會戰的第十師師長,陳君天找到葛先才的時候,他渾身插滿管子躺在醫院裡不能說話。

  葛先才是第十軍的師長。他指揮衡陽保衛戰,這是抗戰末期一場重要戰役。戰役結束,為避免屍橫遍野的情況,葛先才讓士兵把陣亡的人的屍骨撿到一起。士兵 們撿了3100多具屍骨,已經分不清哪個是中國兵,哪個是日本兵。葛先才命令士兵們把屍骨洗得乾乾淨淨地排起來,頭歸頭、腳歸腳、肋骨歸肋骨,排列整齊, 然後埋葬。當年埋葬那些屍骨的地方現在叫張家山。在那裡有一個大操場,大操場底下就埋著那些陣亡者的遺骨。

  攝製組知道了葛先才的故事就去找他。最後找到了臺北榮民總醫院。陳君天找到了他的床號,看見他的時候,他的身上吊的全是管子,已經不能講話了。其 他將士替葛先才講述了衡陽保衛戰的慘烈:第十師幾乎全軍覆沒,漫山遍野都是陣亡的軍人,後續部隊趕來,向山頂絕壁的陣地衝鋒的時候都不需要搭梯子,因為屍 體都已經壘成一座又一座的山。

  19378月的淞滬會戰是中國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一場殊死戰役。

  大戰的血幕拉開,蔣介石決定全軍主力向華東集中。13日晚接到最高指揮部命令:火速開赴上海參戰!同時命令沿途一切車輛,通通為我師讓路。
36師師長的宋希濂回憶淞滬之戰。其時宋希濂正駐防西安,接令後立即命部隊準備好乾糧、飲水等,然後風馳電掣地沿隴海鐵路東行。

  我們吃飯都晚上吃,夜晚才能送飯,白天根本送不上來。”36師的方振東回憶。另一位參戰的老兵謝世明說:日本人凶得很。抗戰初,他們吃得好穿得
好,精神好,武器也比我們好。那時,我們一個連只有輕機關槍三挺,子彈開一發打一發,機關槍打著還會卡彈。

2010 年 06 月 30 日

隨筆 臘月十八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3:29 下午

    水滸傳裏的石秀有一句罵人的話:『你這給奴才做奴才的奴才!』,很能表現出對一個人以深刻的鄙感,這鄙感原出自於言者對惡劣個性的不能相容,也顯示了惡劣習氣對人的傷害之深。奴者,古之罪人也。《周禮·司厲》中謂:其奴,男子入於罪隸,女子入於舂槁。後來逐漸形成了對人的鄙稱。雖然我們距離奴隸時代已有不算短的時間,但在希旨承風、趨炎附勢的環境底下,掩藏在人們心裡底層的奴性似乎還沒能超脫於歷史進化的速度,仍存有著權威崇拜、階級崇拜的思想,如尾大不掉,揮之不去,遂造成人個性上陰影的一部分。芸芸眾生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自我表現,因個性習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但也因為都是芸芸眾生的緣故,所以一般表現,都是俗情的反應,俗情的煩惱與憤怒;陸游:『欲求靈藥換凡骨,先挽天河洗俗情』,在這五濁惡世裏,要洗淨這一身的煩惱垢汙談何容易呢?是以一般人要脫離俗情的羈索與牽絆確實是極不簡單的、是需要有極大的決心與毅力的。覺者能夠分清這世俗中種種荒謬虛偽,而其本身須先有著對生命充分的體解與豐富的情感作為條件,那追名逐利者、重利輕義者,大多是缺乏情感的冷血派動物,哪管別人爹死娘活,祇為圖自己一時的快意罷了!因此同樣見到的一件事,覺者與俗人之間所觀察的角度便有所不同,兩者間其智慧與情感之深度,是無法以外表判斷的,但大多人以外表作為判斷人的準繩。芸芸眾生之中多少人受了俗情的影響,換得了離鄉背井、拋棄青春的嚴重後果而不顧不覺,時人不明事理,以苦為樂,猶如內外火焰焚燒自身,心慳意固,快意於苦毒之中,不知出離而猶沈溺其中,豈不哀哉。然而了知世俗的本質為苦的人畢竟仍是少數,由於社會結構中庸碌人的數量遠大於清醒者,因此社會檢定人的標準,自也就庸碌化、俗情化、眾口一聲化、以偏概全化、小處著眼化、扶同為惡化、曲學阿世化、隨波逐流化……了;韓非子說過:『所謂大丈夫者,謂智之大也。』此言確然。以智慧洞察真理而不再墮於俗情的麻醉劑作用,並作為他思想的重心與立身行事的標準,雖同調者寡而力行之,甚可謂難能矣。

2010 年 06 月 02 日

隨筆 『洗滌』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3:41 下午

作為一個人,擁有自我洗滌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人在各種情況之中,心境的變化是十分巨大且念念生滅不住的(具善根者如能定下心來細細思維,悉可具知意識心乃是生滅無常並非恆常而不變不壞之心,實際上,意識係一生就會壞滅的心,故謂非常),習氣識種如瀑流,轉瞬交替,很難使人發現它其實是像日光燈管裡的電漿(plasma)一樣,由於閃爍生滅的速度太快,所以總讓人誤以為燈管是一直亮著未曾中斷的,意識亦復如是;歷緣對境時,我們的念頭總有很多,容或艱苦的、優渥的、磨難的、歡喜的情緒,種種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念頭的來去決定著人在這世間形形色色的作為,也形成了一個人性格的輪廓與架構;無論每一個人性格如何不同,被尊重、被愛護、被誠信地對待,均是人們心靈上的基本需要,因此,沒有人願意被輕蔑、被瞞騙、被蒙蔽,或被欠缺誠意情感的虛偽予以對待。因而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性格被認為是是否能與對方相契的最重要元素,而性格自然受到自身習慣以巨大之關聯及影響;佛教的業力觀念亦即有情眾生受了某些習慣、慣力、或是某種習性、習氣所長時間鑄出的一股影響力,這些心靈上的感受,往往會發揮出不可想像的力量,這些力量的匯聚,使我們現在得以生存在這個世間,但人們在世間不斷地造作善惡業,從未想過他們所自認為造作的微小事蹟,竟會如同氣象學家勞倫斯先生(Lorenz)提出的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一般,最終引發出巨大的影響力來,無論再微小的善業、惡業均然,不能逾越這個法則。印度人常常使用『恆河沙數』這個名詞來比喻功德的浩大,與罪惡的深廣,人們每日如『恆河沙數』來去生滅的念頭逐漸影響著我們未來的人生,這是不容否認的一件事。事實上,它的影響層面與時間是無窮無盡的,實遠遠超過我們想像,祇因一般人有隔陰之迷而不能了知故。

 

我們作為一個人,為了不違犯惡業造作惡事(因造作惡事必受未來世之不可愛異熟果報故),而恆能以真心、直心、誠心待人,不為習慣所欺,做欺心、欺人、蒙蔽自我良知的事,真是絕對必要的一件事,人做得端正了,才有作人的資格。

 

      恭錄 《無量壽經》《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心慳意固,無能縱捨。命終棄捐,莫誰隨者。貧富同然,憂苦萬端。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或時心諍,有所恚怒。後世轉劇,至成大怨。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世人善惡自不能見,吉凶禍福,競各作之。身愚神闇,轉受餘教。顛倒相續,無常根本。蒙冥抵突,不信經法。心無遠慮,各欲快意。迷於瞋恚,貪於財色。終不休止,哀哉可傷!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死生之趣,善惡之道,都不之信,謂無有是。更相瞻視,且自見之。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縛,無有解時。思想恩好,不離情欲。不能深思熟計,專精行道。年壽旋盡,無可奈何。惑道者眾,悟道者少。各懷殺毒,惡氣冥冥。為妄興事,違逆天地。恣意罪極,頓奪其壽。下入惡道,無有出期。若曹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當勤精進,生安樂國。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

2010 年 05 月 12 日

優婆塞戒經中對於造作惡業果報之說明(其三)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2:22 下午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於妄語,是人現得惡口惡色,所言雖實人不信受,眾皆憎惡不喜見之,是名現世惡業之報;捨此身已,入於地獄,受大苦楚飢渴熱惱,是名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說雖實人不信受,見者不樂;雖說正法,人不樂聞;是一惡人因緣力故,外物一切資產減少。善男子!若復有人樂飲酒者,是人現世喜失財物,身心多病;常樂鬪諍,惡名遠聞;喪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為一切之所呵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在惡報;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飢渴等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亂,不能繫念思惟善法;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產臭爛。善男子!若復有人樂為邪婬,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婬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力、飢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善男子!是五惡法,汝今真實能遠離不?』】

 

      設若有人樂於妄語,現世的果報便是惡色、惡口,無論此人說些什末,都很難取信於他人,即使所言為真實正理,但是人家還是不願意相信他,眾人也不喜歡見到他,這便是現世的惡業果報。未來捨報以後,淪墮地獄道受盡痛苦磨難,地獄報完了當餓鬼,餓鬼報完了當畜生;歷盡三惡道後,好不容易回到人世,還有惡業的花報要受,亦即出來人間所得色身,掌管說話的器官將不具足,功能有所虧損,講話可能不清楚或有障礙;並且無論他講什末話,別人都很難信受,也不會喜歡這個人,即使所說的是正法,也沒有人會信受。除了正常的婚姻關係以外,與他人有淫愛關係者,謂之邪淫。喜愛邪淫者,自他均不能守護,別人見著了也會對此人生疑,在造作惡事之前,由於必須時常說謊的緣故,心底經常受到苦惱,良心不安,心不得決定,經常處於散亂而不能修習善行,也經常會損失財物,妻子無法守護,又無力與人抗爭,壽命也會因為造惡而漸漸縮短,這是邪淫的惡業果報。

2010 年 05 月 10 日

優婆塞戒經中對於造作惡業果報之說明(其二)

Filed under: 隨筆 — handapon @ 3:28 下午

【『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他人失物,於己生疑;雖親附人,人不見信;常為賢聖之所呵責,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墮於地獄--受得惡色、惡力、惡

名、飢渴苦惱,壽命長遠,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貧於財物,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色力,是人惡果殃流萬姓。』】

 

接著敘述喜歡偷竊者的惡業果報。性喜偷盜者,未來世的色身將會有所虧損,氣力不繼,使他無法再做壞事;除此以外,也會造就惡劣的名聲,壽命漸漸減短,由於前世的財物均係不義之財,受因果律的影響下,必須在後世不斷地償還別人,身邊的財物耗減,故總是辛苦賺來卻留不住。樂偷者易受人所疑,即使東西不是他所取的,受到種種前科影響,他也很難解釋清楚,也很難相信他是真心要親附於人,經常受賢聖所訶責,這是樂偷者現世報的一面。該世色身捨報以後,還得下墮地獄,接受地獄道惡劣色身,地獄身惡色、惡力,長相醜陋又沒有力氣,時時忍受飢渴苦惱,受大苦惱時,壽命卻很長久,想死卻又死不了,不斷地受著苦,這是樂偷者後世惡業之果。由於惡人惡業因緣之力,會使得一切人民凡是吃了食物以後卻得不到應有的氣力,其災殃流布影響了萬姓人家。是以,勸人造善乃是自利利他之事,應勸人萬不可造殺、盜惡業。

後一頁 »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